穹顶之下

2015-05-30 10:48倪方六
国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灾害性气象学卜辞

倪方六

“霾”古已有之

谈起雾霾,得先谈“霾”字。这个字的存在相当古老,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霾”字。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是最早释读出此字的专家之一。在一期《合集》13467版上有一个,在一期前7113版上有一个,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中认为,此字形雨字头下有一兽形如猫,是“霾”字毫无疑问。郭沫若的观点得到古文字研究者的认可,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即称,“郭说可从”。

在已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少说已发现了十几个“霾”字,可见霾这种天气现象在上古时代时已出现,并不鲜见。

最早的“雾霾”

甲骨文上虽然出现了“霾”一字,但并没有“雾霾”一词。那么,“雾霾”是何时出现的?

从史书上看,在公元5世纪前后,中国史书上已有“雾霾”。北魏人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上便有“雾霾”一词,这应该是中国史书出现最早的“雾霾”。

虽然“雾霾”一词出现并不晚,但真正为现代人熟悉,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即使在10年前陆续出版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载公元2000年以前古今中国气象灾害)中,都无“雾霾”专词。

其实,“雾”与“霾”虽然产生的气象条件差不多,但性质和危险程度完全不同。现代气象学对雾霾天气已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定义和划分:含水量达90%称“雾”,低于80%称“霾”,介于两者之间的,才是“雾霾”。

古代中国人对“霾”的划分,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水分少的称为“干霾”“旱霾”或“风霾”,水分多的称为“湿霾”或“雨霾”。

晋代正式给“霾”下定义

但是,上古时代的“霾”,是否就是现代所谓的雾霾?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争议颇多。

以往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甲骨卜辞中的“霾”是一种沙尘暴天气。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沙尘暴多在冬春季节的大风天出现,甲骨卜辞中的“霾”多与“雨”同时出现,显然,简单统释为“沙尘暴”是不妥的。

依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沙尘天气按能见度的远近可分为沙尘暴、浮尘、霾三种。笔者认为,甲骨卜辞中水分(有“雨”)多的,应该是空气混浊的“雾霾天”,或者说“湿霾”;与“风”一起出现的“霾”,或许更接近沙尘暴或“干霾”。

文史古籍中,对“霾”的记载也不鲜见。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提到了“霾”,其中《邶风·终风》中有一句:“终风且霾,惠然肯来。”用现代白话来说,就是大风刮起,浮尘遮天,(他)有时又柔顺地来到我跟前。这里的“霾”就是沙尘天气,这也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霾”的释义差不多:“风雨土也。”

但是《诗经》毕竟不是史书,信史是如何记载的?最早对“霾”做出明确定义的,是“二十四史”中的《晋书》。书中第十二卷《天文志中》称:“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从这句话来看,古人眼里的“霾”,就是天地间昏暗蒙蒙那种,像是下尘土一样,长达五天、十天以上,或者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像有雨水但并不沾衣,空气中含有尘土。所谓有“尘”,就是指空气中的悬浮物质。

晋人这一定义并不准确,但认识到了霾的危险,认为出现霾天不是好兆头,甚至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致君臣反目,破坏和谐,即所谓“天地霾,君臣乖”。

疑似雾霾天从唐代之后增多

长庆三年(823年)发生的“昏霾”,虽然是正史上最早的带“霾”的天气记载,但绝不是第一次发生。《晋书》上出现了“霾”的具体定义,却没有记载这类气象事件,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实际上,史书上对霾的记载,并不一定出现“霾”字。如“土雾”“阴雾”“黄雾”“昏雾”“雨土”“雨沙”“黄风”“黑风”等,都是疑似雾霾天。与“昏霾”类似,还有“阴霾”“霾曀”“霾翳”“氛霾”“霾晦”“霾蒙”等词语。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将这类天气统统归类为“沙尘暴”,这是妥当的。现代气象学研究发现,雾霾是一种大气混浊现象,里面含有细微烟、尘或土粒这些PM2.5悬浮物,出现时天空呈微黄色或橘红色,古人便容易根据天色称之为“昏雾”“黄雾”“黄风”等。

以唐代来说,疑似雾霾天早在中前期即已出现,如李显(中宗)当皇帝不久的景龙元年(707年),灾害性天气频发,仅史载的疑似雾霾天就有三次,分别是阴历六月庚午,陕西境内“雨土于陕州”;阴历九月四日,山西境内“黄雾昏浊”;十二月丁丑,“京师雨土”。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唐宋以前,中国没有出现过雾霾天气。通过上述的记载可以知道,此观点是不可靠的。只能说,在唐宋以后,中国的雾霾天开始增多,越往后越多也越严重。如《宋史·五行志五》“土”条所记灾害性天气中,带“霾”字的有13起,而在《新唐书》上仅记两起。

霾天增加,与当时中国境内森林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是一致的。中国史上三次大规模森林砍伐中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即发生在唐宋间,致中国境内森林覆盖率快速下降,而大风、霾、沙尘暴这类的灾害性天气也在这一时期频发。

明清以来北京雾霾激增

明代,关于霾天的记载激增。《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四年(1468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荫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未,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明史·五行志三》中,约记载了32起与浮尘有关的不洁空气事件,其中带“霾”字的达20起。而且情况更为严重,如嘉靖二十八年三月丙申(公元1549年5月3日)那天,京城(北京)“风霾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

而在清代,所谓“乾隆盛世”年间霾天最频繁。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从《清史稿·灾异志五》所记来看,康熙前后在位61年,有36年都发生了与浮尘有关的不洁空气事件,多约50起,其中带“霾”字的20起,与《明史》中所记整个朝代的总数一样多。

而读者最为关心的,北京最早的与“霾”有关的天气发生于何时?这个问题尚无定论。

从史书来看,北京附近最早出现带“霾”天气,是金国承安五年十月庚子(1200年12月2日),这一天有“风霾”。北京最早疑似雾霾的“昏雾”记载,则出现在北魏时。《魏书·灵征志上》记载,景明三年九月丙辰(502年10月19日),这一天“幽州暴风昏雾”。更像雾霾的,则发生在金国贞元三年四月初一(1155年5月10日),中都(北京)“昏雾四塞,日无光,风十有七日”。

从《明史》《清史稿》的记载看,北京霾天在明清时期已相当严重。当然,史书上带“霾”字的天气并不全是现代的雾霾,往往是比雾霾更糟糕、对古人威胁更大的沙尘暴一类灾害性天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虽有雾霾,但其颗粒物构成与现代雾霾是完全不同的,危险程度远小于现代。

猜你喜欢
灾害性气象学卜辞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防雷技术个人能力认定考试
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问天人——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甲骨文合集》30282版卜辞考释辨析
阜蒙县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
大气科学(气象学)
西藏南部灾害性天气中气象服务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