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季热的中医治疗

2015-05-30 23:42胡献国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药罐香薷诸药

胡献国

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长,故集中发病时间亦相应较长。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除第一年外,以后发病相对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

中医辨证治则

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侵袭,故而发病。入夏之后,注意小儿饮食和营养,增强体质,保持住房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药物等,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中医对本病有明显治疗效果,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辨证施治。

暑伤肺胃型 多见于素禀阴虚的患儿。患儿除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外,烦躁较为明显,精神食欲改变不大。发热虽高,病程虽长,但无头痛、恶风、恶寒和神昏惊厥等症状。多见唇红干燥、咽红,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当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治,可选用新加香薷饮,药取香薷、薏苡仁、生扁豆、金银花、连翘、厚朴、藿香、佩兰叶、太子参、麦冬、竹叶各5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余药渣水煎取汁足浴,每日3次,每次10~30分钟(服治方法下同)。

脾阳不振型 脾胃素虚或久病不愈的患儿多见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发热或高或低、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睡时露睛、纳呆、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软弱无力,指纹淡。当以补脾益气、甘温除热为治,方用理中汤加味,药取山药、白扁豆、太子参、白术、藿香、佩兰、香薷、茯苓各6克,干姜、炙甘草各3克。

下虚上盛型 本型多见于脾肾两虚的患儿。除见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以外,还多见萎靡不振、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脉微细而数,指纹淡红。当以温下清上、护阴潜阳为治,可选用温下清上汤加味,药取黄连、龙齿、磁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莲子、肉桂、干姜、藿香、佩兰、香薷各5克。

中成药口服法

在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中成药疗法。可取双清口服液合生脉饮口服液,每次各2支,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暑伤肺胃型;柴胡口服液合黄芪口服液,每次各1支,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脾阳不振型;鹿茸口服液合清开灵口服液,每次各1支,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下虚上盛型。

中成药外治法

1.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可清热解毒。

2.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取出敷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可疏风

散热。

3.柴胡注射液: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两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可疏风散热。

4.风油精:风油精适量,加温水少许混合均匀,待温度适可时给患儿足浴,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可疏风解表退热。

小儿夏季热粥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夏季适当采取健脾益气、养阴清热的食疗方,能有效预防夏季热的发生。

1.二叶太子粥:淡竹叶5克,鲜荷叶1张,太子参10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二叶、太子参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早晚各服1次,连续3~5天。可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2.金青感冒粥: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薄荷、淡豆豉、淡竹叶、陈皮、甘草各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清暑解表、健胃化滞。适用于小儿中暑发热、小儿夏季热等。

3.香荷石斛粥:香薷5克,鲜荷叶1张,石斛10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发热、口渴、多尿、汗少、唇红干燥、咽红等,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

4.理中粥:党参、白术各6克,干姜、炙甘草各3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补脾益气、甘温除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发热时高时低、伴纳差食少、肢软乏力等。

5.扁豆山药牛肚粥:炒扁豆、山药各10克,熟牛肚50克,大米3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肚切丁,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扁豆、山药、大米,同煮为稀粥,食盐、味精等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补脾益气,甘温除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发热或高或低、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睡时露睛、纳呆、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溏薄等,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软弱无力,指纹淡。

6.温下清上粥:附片、黄连、龙齿、磁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莲子各5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温下清上、护阴潜阳。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萎靡不振、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大便稀薄等,舌质淡,苔薄,脉微细而数、指纹淡红。

7.二花姜桂粥:黄连花、金银花、干姜、肉桂各5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温下清上、护阴潜阳。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发热、口苦而干、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小便频数等。

猜你喜欢
药罐香薷诸药
药罐
药罐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黄连香薷饮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
香薷挥发油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作用
打造普惠天下的王氏药罐国医文化 专业医生深深赞叹王氏药罐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