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皮部论

2015-05-30 23:42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岐伯腠理络脉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

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猜你喜欢
岐伯腠理络脉
腠理玄解*
黄帝内经 灵枢·周痹原文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篇(六)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皇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