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10:48程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评价能力

程菁��

[摘要]通过对信息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现状进行评析,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说明了只有加强理想教育,明确学习目标;设置实用有趣的任务,激发学生自学热情;编写规范合理的学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助学软件,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67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截然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思考、探索、实践,独立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而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不仅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而且自己独立地检索信息,处理加工、表达信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教学和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时,我们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上,而不愿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互助能力得不到提升。我们有必要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让他们能够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技术。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现状

要想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经课堂观察、走访、座谈,我们发现,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重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消极等待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所以对学习不主动、不积极。而平常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只是为了去上上网,打打游戏,而不愿多花时间去钻研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

2.被动接受型。教师被“升学率”所左右,单一地强调知识灌输,只会围绕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规定的考点去讲,考什么就讲什么,于是学生只能机械地去学、去模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逐步丧失。

3. 缺乏耐力型。学生为终端成绩所困,要考试了,就临时抱佛脚。就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来说,也是以终端成绩是否合格为评价标准,所以学生在平时并不努力,只是在考前一两个月才开始着急,疯狂地做模

行组织与协调,适时参与其中,并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学习中去,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取得最佳的效果。

5.小组合作重过程

评价的结果要注重过程,设立鼓励机制。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业成绩教师要考虑小组的平均分以及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小组合作的成绩绑定有利于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此外还应注重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在进行健身操项目学习后的评定考核时,将学生分组,要求小组将所学的动作编排组合和队形变换,通过各组展示后评出最佳编排小组、最佳队形变换小组、最佳创意小组等。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组内成员的智慧,成绩评定以小组分和个人分相结合,评价的最终目的为“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质疑辩驳、取得共识的学习形式,也是学生在教学中互动、交往,完成知识构建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应不断地总结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袁妮)

拟练习,结果考完就忘。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述,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自主学习意愿不强,自主学习方法不当等,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1.理想教育缺乏,学习目标不明确。传统的评价体系受“知识本位”化的影响,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进取心、创造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可以忽略。这导致学生单纯地认为,学习是为了考一个“高分”,而不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学生才会有“高考一结束就把书撕掉”的举动。以信息技术课为例,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通过高二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信息素养,并不认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素养是个人发展所必需的。

2.学生主体缺失,学习方法不恰当。长期以来为提高“应试”成绩,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得不到鼓励,反而会被说成是“胡思乱想”,导致学生不会也不愿主动去思考。同时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若在课堂上对教师有半点质疑,都是大不敬,这样也就逼着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再加上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应运而生,学生的空闲时间均被占领,学生即使想思考也没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

3.助学软件短缺,网络应用不足。教学软件开发不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让学生自学的视频、动画以及“傻瓜式”帮助文档,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快捷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窗户打开的同时,苍蝇蚊子也飞进来了”。于是有的教师“谈网色变”,说要打开网络让学生自主查资料,自主学习,就直摇头,生怕学生一上网就去玩游戏,去聊天,于是他们不是合理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而是将网络“一关了之”。还有的教师虽然愿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去自主学习,却没能充分利用网络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互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时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得不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就会下降,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去进行自主尝试和探究了。

三、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实践证明,一味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只会低水平的模仿、继承,难有创新。著名的“钱老之问”也说明了,我国缺乏创新人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在育人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违背学校教育的本质的。因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优化和完善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为此,笔者对信息技术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具体采取的措施如下。

1.加强理想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社会,他们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产生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渗透理想教育、人文精神,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

2.任务实用有趣,激发自学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其自主学习的欲望才更容易被“唤醒”。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实用而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乐此不疲。我们在讲述VB编程定时器时,以编写生活中的“体彩摇奖”“打字小游戏”为任务,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参与到自主探究和实践中了。

3.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助学软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进行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教学。也就是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多媒体、数据库、人工智能五大模块,按单元、课时,将相应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分解成一个个任务放在网上。上课时,学生只要根据自己上节课的掌握情况,打开本课时网站上要求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上机探究或小组讨论完成。完成后继续下一个任务,若没完成可以反复观看教学微视频等,并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对学习成果用多媒体展示、鼓励。为此,在VB编程、多媒体制作等课上,教师应常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促使其“乐学”。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加强理想教育,设计实用有趣的任务,规范设计学案模板,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基于网络的助学软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要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小琴.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应用探析 [J]. 中小学电教, 2010(11).

[2]吴明.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合作学习 [J]. 新课程导学, 2013(35).

[3]封建新.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的探讨[J]. 考试周刊,2012(23).

[4]田武奎,陈平.问题与问题解决(技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