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德育软着陆探析

2015-05-30 05:50农丕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智育中学生德育

农丕色

[摘要]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错综复杂的学生心理、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高大上”的传统说教已经失效,本文试图通过对德育中的问题分析,以期找出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对策软着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84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错综复杂的学生心理、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高大上”的传统说教已经失效,本文试图通过对德育中的问题分析,以期找出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方法。

一、当代德育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一)重智育,轻德育

重智育轻德育是传统教学的弊病,在普遍看中成绩的应试教育中,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参考,智育的评判标准、实施细则已经相当成熟。相比于智育,德育的开展更像是水中观月、雾里看花,远不如智育那么明朗,操作简单,成效显著。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会避重就轻,德育让位于智育,这样的思想,在今天应该有所转变。

(二)重认知,轻内容

传统的德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授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个性和想法没有得以展现,继而转向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的网络。如今,互联网产业迅速崛起,给中学生的学习和娱乐休闲开辟了新渠道。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由单一转向多元,若正确的德育思想不能占据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不良信息产生“免疫”,那么不良信息就会侵蚀学生心灵。因此德育越早越好,在学生的心中及时种下德育的种子,有利于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重形式,轻实践

德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过分强调从高尚道德境界出发,一味进行原则性、非功利性的理想化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提出一些大而空的人生教条,忽视中学生当下的生活现状使德育的内容枯燥而远离生活。德育之后,教师不注重反馈,没有能与学生沟通,缺乏实效性和系统性,一阵风的行事作风,让德育趋于功利化。

此外,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上当受骗。一些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的现象在部分中学生中屡见不鲜。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排斥心理、逆反心理严重,这也是对开展德育的挑战。班主任是教学工作实施者的同时,也是学生健康灵魂和美丽心灵的工程师,因此德育还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入耳进脑。

二、让硬道理实现软着陆

(一)转变思想,教师“走出去”学生“引进来”

中学阶段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时期,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德育任重道远,虽不能马上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都是潜移默化并且意义重大的。

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上,往往都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讲道理,学生虽是教育的主体,却不是参与和实践的主角。因此,教师有必要适当地把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观点。德育的内容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学生的及时补充可让德育课堂实现双向互动。

(二)内容和形式齐驱并进

我国传统德育在内容上过于政治化,具体表现在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不仅在头脑中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而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将德育视为政治的附庸,将德育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活动上。除此之外,枯燥乏味的说教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还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排斥的心理。

德育中,无论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旧瓶装新酒,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都应该是教师不断思考的课题。德育内容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取材,课堂上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关联的案例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主题汇报、征文比赛等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案例,呈现给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以此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各种角色,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提高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体验和实践中不断获得提高。

猜你喜欢
智育中学生德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