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德育工作常规管理

2015-05-30 06:20王勤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纪念活动班会学期

王勤武

[摘要]在德育方面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计划、规章制度和固定的活动就是德育工作管理常规。坚持这些常规管理,有助于保持学校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行为养成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常规教育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128

德育工作管理的常规,指的是在德育方面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计划、规章制度和固定的活动。这种常规大多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坚持这种常规管理,有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同年级的常规管理

年级不同,德育工作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这是由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例如,新生刚入校时对一切都感到新鲜,要集中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入学常规的训练,要讲校史,让他们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树立主人翁思想,进而热爱自己的学校;要结合新的环境、新的条件,重点讲解《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间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容易被忽视的年级,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年级。例如中学二年级学生,既没有入学时那种新鲜感,又没有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易出现生活散漫、纪律松弛的现象。因此,应当对二年级学生开展以班风、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各类评比活动,把他们松弛的弦再绷起来。

毕业班面临升学与就业、就业与待业问题,思想容易波动,而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学生更容易出问题。做毕业班的思想工作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尤其不能采取错误的做法,如分快慢班,这样做往往使有的学生产生优越感,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教师不能空洞说教,要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青少年很珍惜同窗友谊,可通过联谊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彼此通过谈理想、谈前途受到感染。

二、学期不同阶段的常规管理

学期的阶段不同,学生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同,因而有些常规工作需要抓好。例如学期初,学生度过了寒假或暑假,一方面丰富了生活,有许多好的见闻或体验;另一方面需要“收心”,稳定学习情绪。要针对学期初学生的特点,收集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或学生耳闻目睹的好风尚,组织交流,用学生中的生动事例来教育学生;同时要及时调整组织,通过民主程序改选学生干部,提出新学期的要求。抓好学期初的思想工作,是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学期中,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期中考试,在德、智、体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提高得快些,有的提高得慢些,这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关,有必要引导学生自我回顾,找出真正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迎接下半学期的学习任务。

学期末,学生面临总复习、期末考试、操行评定,多少感到有些压力。这是好事,说明学生有一定的自觉性,但需要正确引导。例如指导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注意劳逸结合,正确对待考试和遵守考试规则,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要有自我批评精神。

寒暑假学生放假了,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假期中仍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作业量要严格控制)要认真完成;读有益的书;慎重交友,自觉抵制坏思想和坏习气;生活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既要善于约束自己,又要发展个人的爱好特长;注意交通安全,等等。学校还要和家庭互相配合,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

三、各种教育活动的常规管理

所谓常规教育活动是指思想教育中各种固定的活动,如班会、团队组织生活会、校会、各种节日纪念活动等。这些活动组织得好,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班会一般每周举行一次,由班主任负责组织。一个学期要组织十几次班会,每次班会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形式,其中大有学问。有的班主任组织的班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开得很活跃,学生乐于参加;有的则枯燥乏味,学生感到厌烦。其关键在于班主任事先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我国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很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活动。如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通过这些不同的节日,组织不同的纪念活动,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准备充分,形式多样,能吸引学生参加,就可取得效果。有的活动开展得好,能给学生一辈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规管理是按事物发展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是一个学校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管理,其内容和形式需要与时俱进,某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则需要调整、改革甚至废除。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班会学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也来两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原因论述的演变——以抗战胜利以来历次纪念活动的论述为中心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