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2015-05-30 10:48贺中辉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措施

贺中辉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范围、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中外合作办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少,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首先概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而后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问题 可持续发展 措施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引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将其与我国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及相应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就目前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类机构是由国内外相关人员共同投资而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它具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一般来说,这种办学机构实行董事会制度。第二,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机构。这是由中外教育人员共同出资设立的学校,但这些机构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一般来说,这种合作机构的运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二级学院的形式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前者是当前我国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机构最普遍的运作形式。

作为当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是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我国的教育走向世界,丰富教育内容,并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尤其是教育方面,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高,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外办学的规模及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作为国内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但就当前状况来看,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及质量。

首先,教育资源质量不高。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资源质量不高。例如,很多教师专业素质较低,不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不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极大地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并不完善,影响了中外合伙人的利益。中外合作办学必定会涉及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素,由于这种文化差异,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立法工作并不重视,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影响了双方的利益。

再次,教育机制和办学机制都不完善。教育机制和办学机制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教育机制会对一个学校的办学机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并不合理,机构运转也不规范。

我们应该注意到,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运转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中外合作办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相对较少,导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说明当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学效率、教学方式及手段等都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从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办学机制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意义,把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首先,教育部门必须制定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明确办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其次,要加强学科专业的政策规划与引导。在引进教育资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筛选、剔除那些不利于我国发展的资源,引进那些有利于加深对国内外认识的资源,丰富教材内容,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国家教育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同的优惠政策,这是中外合作办学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2.加强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国内外双方的共同利益。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并加以落实。对于那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保证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另外,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必须维护和尊重法律制度的公平、公正,合理解决问题,实现国内外双方的互利共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创新办学机制,突出办学特色

办学机制会对一个机构的教育质量及水平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普通教育机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国教育资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创新自己的办学机制,给予外国投资者一定的教育自主权,同时加强外国教育人才的引入工作,将国外课程与国内课程全面地融合起来。同时,必须突出办学特色。项目的相关人员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合理的办学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家长及受教育者的重视,提高社会对该机构功能的认知度及评价。只有这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深化合作关系,落实高校教育改革

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理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双方的合作。因此,国内教育行业从业者在加强国内外合作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充分吸收并消化从国外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总之,国内单一的教学模式必须不断创新,并与国外教学模式接轨,加快我国教育教学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本国的教育影响力。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5.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合作办学的有效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运转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极大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议等,这样既有助于资源共享,也降低了合作办学的成本,有利于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各个授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多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观摩其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过程,借鉴其中的有利经验,提高自己教学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拓宽合作办学的范围。我们不仅要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进行合作办学,还要加大与非洲、南亚以及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办学力度,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更多元的文化走入中国,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同时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总之,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国的合作办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当代社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教学效率和质量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对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友好的发展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笔者发现,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与我国合作的主要是一些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大多数都是文科类专业,而工科类的专业相对较少等。因此,未来我国参与合作办学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所在,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加快中外合作办学的进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水平也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志峰,杨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2]王保宇.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6).

[3]余武明,沈胜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

[4]庄莉.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以资源为侧重[J].成人教育,2010(12).

[5]朱秋丽,张凤武.对中外合作办学有关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