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初探

2015-05-30 10:48翟大刚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技工院校

翟大刚

摘 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控操作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在培养数控操作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否认,当前技工院校在数控实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数控实训 行为导向教学法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日趋普及,现代机械制造业正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随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社会急需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数控人才一直供不应求。笔者任教已十年有余,一直从事数控机床的编程与实习操作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学一线经历以及所教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使笔者感受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急迫性。

一、数控专业课的现状

1.理论课上

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的问题,许多学生不具备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认为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只是勉强应付。所以每个班均有不少学生趴桌睡觉或思想开小差。

2.实习课上

学生按常规训练,无论实训条件是好是差,总有部分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从不认真训练,而是在一旁闲谈混时间,实习报告照抄其他同学的,没有达到实训的目的,也就没有收获。

3.理论与实训两张皮

技工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势必要求教学中有大量的技能训练课,但传统的教学安排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再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这就常出现“实训时有些理论知识已经忘记,需要老师在实训时重新讲解”的现象,或者是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存在不符的情况,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讲解。这都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降低课堂效率。

二、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1.学生问题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各方面素质较差,文化基础不好,对于新知识不愿意或没能力接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另外,这些学生由于从初中甚至小学成绩在班里都是中下游,对于学习,他们一直是自卑的,缺少自信。

2.老师问题

(1)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还是沿用二三十年前自己读书时老师的那一套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不足。随着近几年技工院校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教师数量的增长满足不了需求。另外技工院校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数控专业而言实践性更强,这就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而在现行的教师招考制度下,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毕业生,缺少来自企业的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师傅。

3.教材的问题

目前,数控专业教材版本很多,质量参差不齐,有一定的通用性,但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有些教材因为编写者、使用者远离教学而使教材与实际教学不匹配。另外,每个学校的实训设备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系统不同,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教材用不上或者说没有可用的教材。

4.实训设备不足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技工院校的实习实训设备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长,但很多学校还是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学生的使用需求。对于数控专业,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要提高操作技能只能是空谈。

三、什么是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见图1)又称为实践导向教学或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8年提出来的一种职业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行为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其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引导法、大脑风暴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卡片展示法、思维导图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实际教学时,无论是应用哪种具体方法,都要遵循一个“行动回路”。

图1

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老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变成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用手+用脑(职业活动)。

“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有下面五个步骤: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

在数控实训课中笔者引入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并根据不同课题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具体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加工简单的轴类零件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加工国际象棋这一项目,以下是这一项目的一个具体任务:加工一个棋子(见图2)。

1.训练目的

(1)训练学生分析制定加工工艺过程的能力;

(2)训练学生编制循环加工程序,规范操作机床的能力;

(3)通过训练,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按图纸要求加工出合格工件所需的各项知识。

2.训练内容

该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加工一个国际象棋的棋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综合,要会进行图纸识读,安排工艺过程,编制程序,还要进行加工,该节旨在通过加工练习,熟练掌握程序循环指令,加强操作的熟练程度。

3.组织形式

教师根据一定原则指定人员进行分组,一般每组当中要分配到一名相对动手能力强的,一名专业理论(特别是编程与工艺知识)掌握较好的,并注意男女生的搭配。

4.训练步骤及要求

(1)教师呈现本项目的任务之一(该节课的任务——国际象棋的一个棋子)的图纸。并提出问题:加工方案应该是怎样?加工工艺步骤如何?工件如何装卡?选什么样的刀具?切削用量怎样设定?

图2

表1:学生任务书

组号:

要求:按步骤完成填写,并要组员检验合格并签字才可进行下一任务。

任务序号 任务内容 落实情况 组员签字

任务一 填写刀具卡

任务二 填写程序及操作清单

任务三 编制程序,并进行仿真检验

任务四 刀具,工件的装卡

任务五 进行实际加工

任务六 拆下工件进行自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将上述5个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参与其中,适当引导、点拨,但要注意参与时的“度”,同时要注意参与讨论时的口气、态度。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工零件。此时,教师应巡回,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4)考核评价。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加工成果,但更应注重学生在整个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及加工整理过程中是否参与其中,态度是否认真积极。即考核的重点应是过程而非结果。

学生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参与了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加工整理。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脑”是动着的,“手”是动着的——身体活跃而不慵懒,思考活跃而不呆滞,交流活跃而不封闭。

五、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法方面的问题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实际上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专业、课程、课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教师方面的问题

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很好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以及课堂的把握能力学校应通过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培训,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派遣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到企业引进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3.教材的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特别是专业课的教材基本不是很适合,尤其数控实训课独具特殊性(各校的设备型号不同、厂家不同、数控系统不同)。因此学校应通过到相关企业调研,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同专业课教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计划与措施,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或模拟项目)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提高教材的项目化、模块化。

综上所述,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上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伟.浅谈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J].祖国:教育版,2013(5).

(作者单位:长兴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技工院校
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营养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