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19:21陈凤和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技工院校

陈凤和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物流与计算机联系日益密切。但目前技工院校对物流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却普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对物流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技工院校 物流专业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加强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物流的最重要特征是物流信息化。计算机技术转变了物流行业发展模式,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实现了物流企业精细化管理,因此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技工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工作岗位的教育,技校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就要进入社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技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物流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物流专业能力的培养。据调查,计算机能力是物流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

鉴于目前技工院校对物流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后于企业要求的现状,将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三年的技校教学过程中,同时对物流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建立

技工教育是能力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于学生的培养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岗位特点、能力要求去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针对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技校学生的实际,对计算机能力进行分层,物流管理专业计算机类的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序号 能力层次 对应课程

1 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等

2 物流管理类软件操作能力 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报关报检等物流管理软件

3 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Excel高级应用、Access数据库、ERP等

在课程时间安排上,针对三年的技校学习,尽量做到每一学期都有计算机类课程,使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主要开设计算机基础、常用工具软件、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等课程,包括计算机高新技术、Office软件的应用、常用的小工具软件、Internet与Email在办公自动化与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内容。

第二阶段是结合专业提升阶段,主要开设物流管理类软件和结合专业课程加强的文字和数字录入实训课程。物流管理软件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软件的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等。文字和数字录入的专项训练则可渗入到其他专业课程中,例如,汉字录入可在物流客服实训课程中加强,数字录入则在物流单证制作课实训中进行,相应的要求和课时见表2。

表2

项目 要求 训练内容 课时

汉字录入 1.能熟悉键盘指法;

2.能准确并快速进行英文盲打,速率达平均每分钟正确输入200个字符;

3.能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准确快速地进行汉字录入,速率达平均每分钟正确输入60个汉字 键盘指法训练:通过英文盲打,训练规范键盘指法

五笔汉字录入训练:运用汉字录入电脑软件进行录入速度和正确率训练与自测 36学时

数字输入 1.能了解小键盘数字输入的指法;

2.能按规范的指法要求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字录入,达到每分钟正确击键速度250次以上 小键盘指法训练:利用专门教学软件进行指法训练 18学时

第三阶段是能力拓展阶段,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Excel高级应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Office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Excel的中高级应用进行介绍,如用电子报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产品销售分析等。学生普遍感觉这是最有兴趣也是在以后工作中最有用的一门课程。Access数据库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小型企业数据存储和处理问题,小型数据库的应用和开发是物流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开设ERP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作为选修课。

三、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实施

在“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下,原有以知识点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改革,应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因此具体到某一技能的训练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法。如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给出一个小型仓储管理系统数据库开发要求,要求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知识进行设计制作。在进行物流管理软件操作教学时,教师要选用物流企业的真实案例和数据,让学生在教学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进行课程评价时,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可以并重,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 .电子制作,2014(19).

[2]王京,席仲雨.能力本位教学观指导下的职业教学改革[J]. 中外教育研究,2009(5).

[3]楚春红.技工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才智,2011(27).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技工院校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