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2015-05-30 10:48胡晓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6期
关键词:利用家庭班级

胡晓梅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囿于一个较为狭窄的范围中,脱离生活实际,空洞地进行说教,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利用身边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收效却较为明显。

一、结合校园特点开展活动,有助于学生关心身边小事,关注自身言行,不断完善自我。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校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环境的建设,依靠的是学生。怎样让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环境,进而真正把自己当成是学校的主人公,为形成一个好的校风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我利用学生喜欢挑战,富于创新的特点,把学习和教育结合起来,在班级开展了手抄小报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办报,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能献计献策。我再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固定了几个栏目,如“读书一得”,“征文选登”,“好人好事”,“小辣椒”等,让学生从身边、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搜集素材,进行采编。定期展出,适时评比。“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净化自身言行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结合家乡资源开展活动,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有着优厚的自然、文化等资源,它们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输送滋润心灵的营养,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利用自然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农村中,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沐浴和谐的春风,呼吸清洁的空气,遥望袅袅的炊烟,倾听大自然的万籁之声,眼前展现的真善美的境界……引领学生融入美丽的大自然,体悟自然,去开启心灵,丰富美的认识。2、利用社会资源,关注热点问题,培养责任感。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人生百态,有助于他们明辨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3、利用人文资源,激励自身发展。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人文资源,有的积淀了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的彰显出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借助这些资源,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鼓舞。

三、结合家庭情况开展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感恩思想。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乐趣,是亲情教育最好的资源。但现在的农村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文化素养不高,对子女基本上是宠爱有加,引导不够。学生往往表现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学会与别人分享劳动成果。利用家庭资源,开设“家庭亲情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被人关爱,学会关爱别人,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我在班级开展了一次“感恩父母”的活动。事先利用家长会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与孩子作一个书面交流。由于是书面表达,少了一份粗俗,多了一份委婉,少了一点粗暴,多了一些温馨。很多家长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看法。我把这些信给学生们看过后,很多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事后,很多家长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很多。很多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懂得了感恩父母,在班级也懂得了如何与同学们和睦相处。通过开发家庭资源,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学生们也懂得了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猜你喜欢
利用家庭班级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班级“四小怪”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家庭“煮”夫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恋练有词
不称心的新班级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