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2015-05-30 21:36王健
2015年49期
关键词:哲学史哲学

王健

摘 要: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问题,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出了“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一命题,后世进一步发展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关于这一命题,有学者认为不具有逻辑合理性,从历史学角度看,其具有合理性。哲学本身是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思考,其内容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哲学著作记录了哲学思想,可以供后人研究分析,哲学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生成与发展,所以具有史的成分,所以可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

关键词:哲学;哲学史;主体化的历史

《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哲学史本身应当是哲学的”①,对于这一命题,在导言中加以论述。

黑格尔认为,我们的哲学本质上是与前次的哲学相联系的,而且必须从前此的哲学产生出来②。因此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而是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和我们的知识或科学的生成。哲学史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思想只能产生于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当思想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这样的产物就是各种哲学系统。思想借以出发去发现它自己的这一系列的产生或发现,乃是一种经历了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工作。当我们提到哲学史,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对象本身就包含者一个内在的矛盾。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不变的,永恒的,自为的事物。

哲学的历史所昭示的,既不是毫无增加的简单的内容的停滞不前,也不仅仅是新的珍宝平静地增加到已有的基础上的过程,因而有人会以为哲学史所提供给我们的,颇像是一些不断地全部更新和变化的戏剧,而这些变化最后又不复有一个单纯的目的作为共同的联系。全部哲学史是一有必然性,有次序的进程。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失了,而所有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的保存在哲学里。哲学史虽然是历史,但它研究的却并不是已过去的东西,哲学史的内容是理性的科学成果。

最初期的哲学史是最贫乏最抽象的哲学,而最晚出,最年轻,最新近的哲学就是最发展,最丰富,最深刻的哲学。在思想的逻辑系统里,每一思想的形态有它独自效率的地位,并且通过进一步向前的发展被贬降为附从的环节,同样每一个哲学在全部进程里是一种特殊的发展阶段,有它一定的地位,在这地位上有它的真实意义和价值。每一哲学属于它的时代,受它时代的局限性的限制,即因为它是某一特殊的发展阶段的表现。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带有当时时代的特点,是精神发展的全部锁链的一环,因此它只能满足那适合于它的时代的要求或兴趣,每一种哲學都代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产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种种研究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系统一一记录下来,便成了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思想产生,演进和发展的历史。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关于“哲学史是哲学”这一命题,进行了三个论证:第一论证:大前提是哲学是科学的,小前提是哲学史本身就是科学的,揭示科学史的内容就属于科学的范畴,结论是哲学史本质上是哲学;第二个论证:大前提是哲学史的起点是对哲学性质和范围的规定,小前提是哲学是对哲学性质和范围规定属于哲学自身,结论是哲学史属于哲学;第三个论证:大前提是哲学是理性的知识,小前提是它的发展史本身应当是合理的,结论是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③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命题则具有其合理性。康有为关于历史做了定义,他认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④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是将人类整体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记述一国一族之活动,以供后世之人加以资鉴。“历史”一词在实际运用中的含义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三个层面:第一,它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历史,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第二它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体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第三,它指历史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第一个层面来看,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对客观现实情况的反映与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哲学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论是西方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还是近代经验论或者唯理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后来发展的现代哲学及后现代哲学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思考和阐释。就中国哲学而言,从先秦诸子哲学发展到两汉经学,经历魏晋玄学,转为隋唐佛学,当宋代及明代发展为理学,最后于清朝训诂之学盛行,这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具有很密切的联系。例如,魏晋玄学的产生就是基于东汉末年混乱的时代背景,当时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经济遭到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爆发了黄巾起义,汉王朝无力镇压,只有依靠当时的门阀氏族来对镇压黄巾起义。等到黄巾起义被镇压后,门阀氏族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三国鼎立之时,依然战乱不断,曹魏统一北方,直到西晋时期,司马家族建立统一的政权,但是仅仅维持了六十余年,东晋时期又是偏安一隅。在整个这个年代,社会动乱,当时的士人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士人开始寻求一种适应当时社会情况的新的思想体系,创立了玄学思想。针对“有无”问题,“名教与自然”的问题的争论,不同的玄学家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正始年间,何晏和王弼提出了“贵无论”的思想,竹林时期阮籍,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到了元康时期,裴頠提出了“崇有论”的思想,郭象主张“独化”。当时的魏晋名士通过这些问题的针论表达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点和看法。由此观之,不难看出,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而且哲学思想的产生还吸收并发展了之前的主要思想,不是在一个割裂的时空中产生与发展的。所以哲学离不开当时的背景,离不开之前的思想,必然产生对后世的影响。这样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是一种史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哲学是哲学史。

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体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它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描述和归纳,是经过了主体加工的。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论述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者们,由于历史主观认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在各个时期的哲学家通过著书立著来记述和传达自己的思想,虽然孔夫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但是孔门弟子将其思想编为《论语》流传后世。同样,我们现在去研究一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通过他们的文本来进行分析解读。他们的著作带有他们主体的思想,对当时的一些社会现状进行了自己的主观的思考。

从历史含义的两个方面来看,哲学本身就是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其思考的内容还是客观的;哲学著作虽然带有主观性的成分,但是论述的内容和发展仍然视主体的历史。由此而论,哲学就是哲学史。(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注解:

① 引自《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② 《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③ 《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④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3

[2] 赵吉惠著,《历史学方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09

[3] 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

[4] 黑格尔著,《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8.09

猜你喜欢
哲学史哲学
《企鹅哲学史》
读懂哲学书是件很酷的事
谢林与黑格尔论笛卡尔——以《近代哲学史》和《哲学史讲演录》为例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自由观”——庄子现代诠释的重要进路及其反思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哲学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2012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的进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