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模式并举提高校企合作成效

2015-05-30 08:50黄润均等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双主体校企合作

黄润均等

【摘 要】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与宝钢湛江钢铁2014届校园预招生和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集团等的校企合作为例,探索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多种模式 校企合作 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098-02

一、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

高职院校经过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后,大部分学校已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以提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中来,以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企合作,并努力构建合作的长效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以前主要以低端人才甚至农民工为人力资源的企业也意识到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纷纷主动与高职院校联系合作,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员工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效。随着一段时间以来校企合作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地方政府重视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推进校企合作的成效。虽然高校、企业、政府都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发展还是较为缓慢,成效低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缺乏保障政策、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等因素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校企合作模式单一。随着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已形成多种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合作”、“引企入校”、“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培训移植”、“实训承包”等。这些模式分别在某些学校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解决了人才培养中某一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些确实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订单合作”模式重点解决的是就业问题;“引企入校”这种模式,主要是解决企业场地不足和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然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适用的模式也就不同。综观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状况,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模式与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这就势必造成校企合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内容。笔者了解发现,当前的大部分校企合作只重视形式不注意内容,为形式第一,合作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制度化,这样的校企合作的成效当然不好。部分校企合作只是存在纸上的协议,有很隆重的签约仪式,而没有把协议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或对文体活动等的资助上,校企之间缺乏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专业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部分校企合作没有在合作中突出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与作用,因此也得不到“互惠双赢”的效果。部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部分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不符合企业实际,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或者是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成效。

二、对接有色产业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过近几年的扩大发展,目前全日制在校高职生达到10200多人。近年来,南宁分校顺应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以对接有色金色产业为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与110多家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全校38个专业。

(一)“双主体”育人校企合作模式。所谓“双主体”育人校企合作,其核心是学校和企业都是育人的主体,学校和企业都把学生当作自己要培育的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宝钢湛江钢铁公司2014届校园预招生,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是宝钢股份新成立的子公司,公司将于2015年投产,为了招收公司新员工,宝钢湛江钢铁公司在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开展了校园预招生,招生对象为在校2年级学生。校园预招生由宝钢集团派技术人员人员到学校对预招生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有企业文化、安全知识、标准化作业、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然后由集团直接安排到生产车间跟技术人员师傅实习一年,学成后集团根据专业方向以及培训方向安排到相应岗位工作。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与宝钢湛江钢铁公司的这次“双主体”校企合作,最后学校共为公司输送52名毕业生。

(二)“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的模式,其依据是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广西河池南方有色集团在扶绥县中国青年产业园筹建的南国铜业公司,将于2016年建成投产,鉴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专业设置符合南方有色集团公司的需要,往届毕业生也深得该集团的认可,公司预订了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2016届冶金、选矿、机电和电气等专业400多名毕业生。为了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马上能上岗,学校与公司一起制定了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评估考核标准等,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公司定期派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或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岗位对口式教学。

(三)“政府参与”校企合作模式。所谓有政府参与的校企合作,就是由地方政府出面,在工业园区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根据教学安排,园区里的企业根据用工情况,通过政府协调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政府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起到管理、协调的纽带作用。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与广西北海市工业园管委会合作,探索以顶岗实习为主的有政府参与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有政府参与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有效地克服了以往顶岗实习的一些困难:一是学校既能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来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又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用工;二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时间可长可短,并可轮换岗位,避免一直在一个生产线上干单一的简单的操作,枯燥无味,学不到真正对专业有用的东西;三是学校老师可以把课堂搬到工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上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由于有政府的管理和协调,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校企合作更加有效。

三、提高校企合作成效的思考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命题,探索无止境。通过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以对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的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提高校企合作的成效,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适合双方的校企合作模式。现有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如何选择?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模式选择应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结合专业的实际,结合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实际,另外还要考虑到校企双方想从合作中得到什么。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样的,一所学校可以与多个企业以不同的模式合作,反过来,一家企业也可以与多所学校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苏州的订单式培养、使用权共享、共建实验室、培训换设备、引企业进校园等的“园区”模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类型的“前厂后店”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学、实习、就业零距离对接模式。这些都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很好借鉴。

(二)互惠双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互惠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建立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互惠双赢”为原则,学校和企业只有“互惠”才能“双赢”,合作才能长久。另外,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和指导的职能作用,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发校企合作的活力,推进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其次,民间中介组织和机构是连接企业、学校、政府很好的桥梁,要发挥其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企业和学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经验,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校企互动促使校企合作不断升级。一是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育人理念,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育人要求,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在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既是学校自身生存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培养的对象学生的需要;二是学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专业,改变或开发课程,按照企业的岗位和技能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三是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全过程,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四是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科研、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真正懂得企业的运作,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育人全过程,把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提前教会学生,形成“校企互通、专技互补”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形成校企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邱远.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问题的新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罗秋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求是,2009(8)

[4]屠志恋.关于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

【作者介绍】黄润均(1961- ),男,广西合浦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教育和研究。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双主体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探讨
高中体育互动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课程考评模式研究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电力电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