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5-30 10:48谭月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

谭月玲

[摘要]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样的,除了联系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兴趣 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29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样的,除了联系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学好数学。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中,又怎能有动态生成?所以,动态生成能够得到表现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将其贯彻到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中,那么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就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构建课堂活力的开端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学生都存在一种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强烈且短暂的,此时作为教师应好好地抓住这一良好时机,想办法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好的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中既能起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又能促使学生以高昂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

1.以导引趣

新课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漂亮的开头,能够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从而把学生带进良好的学习氛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每节课的开场白做得好,对整节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我给他们讲了个谣言传播的故事。一个女人因嫉妒其邻居,便编造一个恶毒的谣言来中伤他。假设谣言是这样传播的:该女人在一小时内将这谣言传给两个人便不再传播,而另外两个人在下一小时又分别传给其他两个人。照如此传播速度,24小时后将会有多少人知道这谣言?当学生算出结果后,大吃一惊,充分体会了指数引爆的可怕性,同时获得品德教育。由此,学习兴趣也被点燃了。

2.以疑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并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案例: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茫茫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地走动;清清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鸟群、羊群、鱼群……都是“同一类对象汇集在一起”,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集合。其实,在学习“自然数”、“有理数”等内容时,我们已经使用了“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术语。我们知道,所有的自然数在一起构成“自然数集”,所有的有理数在一起构成“有理数集”。这里,用“集合”来描述研究的对象,既简洁又方便。那么,我们要问:集合的含义是什么?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进行集合的运算?这些问题就是本章要研究的核心内容。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集合内容的核心概念,本章的学习就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三个主问题,又产生出若干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的解决,就构成整个内容的学习与探究过程。核心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通过核心性问题的引领,学习过程会变得有序、有效。

3.以动引趣

数学课本身相对于其他科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它也有着至美的一面,只要我们用心设置,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各种各样的教具等使数学课动起来,让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比如,有一天我校的黄老师拿着一把扇子走进教室,学生兴奋且好奇地望着他,原来黄老师这节课要讲扇形的有关计算,他成功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当中且达到形象直观讲解的效果。又如,在我校蒙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中,他提着一副麻将牌到教室,学生见状马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想,老师不会是上麻将课吧!到底是干什么呢?见蒙老师把麻将牌一块块等距离地摆在讲台上,才知道原来老师正在用多米诺骨牌原理讲数学归纳法。这节公开课非常精彩。我上《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通过实验引入双曲线的定义,用拉链作教具,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一点分别固定于F1、F2处,把粉笔放在P处,随着拉链的开合,粉笔就画出一条曲线,满足条件——命名——引出定义。然后叫几位学生上台动手体验,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拉链竟能画出如此美妙的线条!从而对该节内容充满了渴望。

三、巧设情境,引起学生无限遐想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认为情境不重要,关键是教学内容要精心处理,其实不然。数学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有时也可以用故事情境开展教学,比如,学习归纳与推理时,以哥德巴赫猜想及陈景润引出学习内容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数学史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给学生讲述国王给他的臣民赠玉米的故事,马上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可以利用我们日常生活情境开展教学,印象较深的是有一次和一位走教的教师去初中听课,这节课讲的内容是比较线段的长短。一开始,这位教师就叫了高个子学生A和矮个子学生B上台。学生B站在讲台上,学生A站在台下,学生B看起来比学生A高。然后教师问学生谁高,学生一致回答A高。教师比了比,说:“B同学明明比A同学高,怎么说A高呢?”学生说B站得比A高,要站得一样高才公平。这样,就引出了线段如何去比较长短,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再如,我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给学生讲到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当月6日11时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成为月球的第一颗卫星。嫦娥二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的轨迹就是一个椭圆,如果查找一下资料就会发现,人类发射的卫星,其运行轨迹都是椭圆的。这样学生对椭圆有一个很好的初步认识,为学好本节内容做好铺垫。

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鲜明的色彩性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能以多元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较抽象的东西学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当中。在教学过程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的演示等电教化教学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立体几何图形截面的形成、空间图形生动的函数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的重叠、旋转、曲线的坐标变化等,形象观的视觉会给学习数学留下鲜明和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方面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的一个原因是觉得学数学没用,事实上数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对此,本人有个教学实例,是有关分期付款的问题。我把我家购房情况写给学生,要他们计算我家月供金额,尽管计算起来很费工夫,学生却很感兴趣。通过学生的共同努力,所得结果和银行的数据很接近,学生激动不已,感觉数学很有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增强,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我国已经开始试行推广普及高中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和挑战。我从2009年开始连续5年担任普通高中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形成自己的一套做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非一旦一夕的工作,但本着对工作热衷的态度,不断改进创新总结,积极探究,为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励志阶段——高中阶段作出最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析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论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