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高职学生美学素质培养探究

2015-05-30 19:39周春媚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建筑学高职学生

【摘 要】分析高职建筑专业美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建筑专业美学教育的作用,提出提高建筑类高职学生美学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学 高职学生 美学素质 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160-02

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兴趣和美的情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在近几十年里,我国在小学和中学所实行的美学教育是相对完整的传统美学教育,目前,在高等院校当中,传统美学教育占据美学教育的主导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其主要目标是就业,以培养新型的应用型、技术型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为各地方经济服务。高职建筑类专业是为建筑类行业培养建筑设计师、建筑装修师、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为一体的综合人才而开设的。建筑本身就充满了美,而在设计师眼里,建筑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实用、美观,由此可见,美是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要素,这就对建筑类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职建筑专业美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遍缺乏美学素养。在高校的招生过程中,建筑专业和普通专业一样,没有对学生提出特殊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地会发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一定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和对美的敏感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会倍感吃力。这是由于建筑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和文科生不同的是,理科生在高中时期注重的是逻辑的演绎和推理,思维较为发散,忽视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美学教育在中学末期没有跟进,使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于是,对于培养美学素质这一问题就需留到大学解决,才能构建自身敏锐的感知能力和透彻的理解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建筑专业在课程的安排上一般是以接近建筑专业或建筑同类型课程为主,较为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美学素质教育处于教育的薄弱环节。又因为课程在学时、师资力量等方面有限,某些院校认为美学教育可有可无,使得美学课程在课程上安排较少,甚至没有安排,在不经意间使得需要美学知识的建筑类学生渐渐失去了能够系统学习美学的机会,这种缺憾使培养出来的建筑类学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在学习美学的期间,由于学校、老师并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比较随意,即便有学习美学的机会也会被浪费。

二、美学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观。美学素质是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和修养,需要借助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一般是借助美育手段来完成。美育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美育并非艺术教育,美育包括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目的。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的基本观点,直接引导和制约人们的审美实践,规定着人们的审美方向。教师通过引导,给学生传达正确的审美观念,在积极的美学影响下,学生的美学素质逐渐得到积累,帮助他们在校学习、人格的养成,提高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标准。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主要是以技能实现就业为目的的教育,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建筑知识足够了解,才能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建筑在满足人们对它的基本使用功能需求之后,对它的外在形式做出了一定的审美要求,以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和精神要求,使建筑既满足实用需求又符合审美标准。在美育的影响下,假若设计者和施工者拥有较强的美学修养,那么所设计和制作出来的作品将更加符合审美理念,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将继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从而促进建筑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横向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美育过程中,审美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可感的形象,激发和净化人的情感,对人性进行重新塑造,把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放大,使人变得更加完善,除去人性中卑鄙、恶毒的部分,保留善良、美好和纯真,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更利于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等优良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提高建筑类高职学生美学素质的途径

(一)将美学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体系当中。既然建筑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实用、美观,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不仅要有卓越的设计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美学修养,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形式、风格和建筑物的内涵。然而,良好的美学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在当代社会,培养建筑类高职学生的美学素质不仅是专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审美观一般是通过有意义的美学作品,如漫画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等形成的。

和教育相比,教学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作用的是教育。美学文化是通识教育,也是知识能力结构中的一部分,在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审美水平的同时,需要结合有关实践来进行证明。美学文化的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所依托的载体,应当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化。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美学,这是因为美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给学生提供指引,建立起自己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与美学的联系密不可分,如素描、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美的教学,不仅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还应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审美理念融入到每一科教学,让“美”无处不在,使学生充分感受“美”,从而加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二)增加美学课程的学习,开设美学主修、选修课程。建筑是一种文化,在当代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的判断标准也呈多元化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各种信息源源不断被输入、资源共享等,若没有强大的理论做基础,学生往往会丧失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很有必要,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美学观念。在对待传统与现代、西方和东方的问题上,应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而非全面肯定某一方面或全盘否定某一方面;中国的传统建筑产生于中国文化,现代建筑是在中国传统和西方建筑上的基础上创新改革而成,并非生搬硬套,在对待建筑的问题上,需避免盲目崇拜外国或全面批判传统建筑,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色,是没有优劣高低之分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美学课程的安排,师资力量的均衡,使建筑类高职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不仅有高超的素质素养,而且还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素养。在高职教育中,美学课程仅占很小比重,然而,美学课程确实是对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加大美学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当将美学教育置入选修课程当中。尤其是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更应注重专业美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安排合理课时的课程,将美学课程作为规定专业必选课,如建筑美学、城市美学、园林美学、简明美学教程等课程,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加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的思想在美学的教育下,思想得到净化,思维得到创新,从而使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年后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三)改革学生实习内容,增加美学实习。优秀的建筑物是一幅立体的画面,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文化的象征。美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和人的自我教育的方式,其目标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人的感性能力,把感性的人上升到理性的人,让其成为一个审美的人。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绝大部分侧重于学生现场的手绘能力,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定的量,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追求创作量,而忽视质量,作品缺乏美感,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地步。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指导他们先搜集资料,回学校后再将其整理,将整理好的资料与自身的审美相结合,在作品中体现个人的审美能力,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同时,增设专门的美学课程实习,要求学生把作品跟寻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结合起来,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在实习作品中体现美的元素和内涵,最后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汇总展示,并通过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美的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及美感的提高和运用。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建筑美学素质。建筑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既要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律,也要遵循美学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对建筑设计师的培养离不开建筑培养和艺术培养。建筑艺术的美是建立在建筑物的物质实用性上的,需要人们的加工和创作。因此,建筑师必须是通才,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具备极为宽厚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将建筑学专业教育和审美课程联系在一起,能够为建筑类高职学生奠定良好的美学基础,提高审美水平。将审美教育从课堂扩散到校园中,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是有效提高美学素养的途径之一。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提高学生美学素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校园中和课堂上,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建筑美学素质,通过网上组织建筑艺术展览,让学生、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建筑作品欣赏和创作的过程当中,利用自身所学到的美学知识,对设计出来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修改、调整,使作品符合美的标准。在设计过程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美学素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转发、欣赏、共享出色的设计作品和美学内涵文章,多角度广渠道地实现美学素养的提高。

针对高职学生美学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须从根本上改变对美学的看法,避免只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注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在美学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审美文化课程看作单一的美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忽视对审美兴趣的培养,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形成良好、正确的审美观。所以,当前美学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建筑类高职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情操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美育过程中应当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李顺华.美学素质在高职建筑类专业素质培育中的作用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张益多,缪志萍,顾红春,等.提高土木专业大学生美学素质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0(7)

[3]李顺华,刘晓敏.提高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美学素质的方法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4]戴秋思.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学学科建设[C]//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5]刘福智.鉴赏美学——艺术美与科学美的融合——一门崭新的美育和素质教育课程[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2(1)

【作者简介】周春媚(1981- ),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建筑系副教授,硕士。

(责编 吴 筱)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建筑学高职学生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教育微论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