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修复在山东

2015-05-30 10:48宗和
齐鲁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化肥土地污染

宗和

污染场修复:“化工厂”的身后事

2014年12月,在东风化工厂搬迁六年后,这一地块终于又恢复了正常。

东风化工厂位于淄博市老化工区,2008年实施整体搬迁后,这一地块被计划为二类商用住宅用地开发。为了确保这一地块环境质量达到要求,淄博环保部门采取多项技术对这一地块开展了污染场修复工程。

据淄博市环保局许可科科长郝树荣介绍:“该地块采用了异位和原位修复技术。同位处理在原地,异位就是把场地的土壤挖掘出来到另一个地方去进行无害化处理,购买其他土壤回填空场地。”

据其介绍,这是山东省内首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整个工程修复的土方量4.8万方,符合省环保厅批复的评估报告和土壤修复的要求:“监测修复后的土壤污染因子里健康风险水平均低于人体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计划在这一地块进行开发的某企业经理殷玉萍介绍,这里的土质、环境达标,污染的隐患彻底排除了,下一步我们的开发工作也可以正式开始了。

实际上,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在各地产业结构调整中,许多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搬出了城镇中心。而遗留污染物或土壤污染曾造成一些环境污染事故,引发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因此,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再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郝树荣介绍:“我们环保部门会对重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场地加强监管,如果发生了污染必须经过土壤修复才能进行开发利用和流转。”

位于济南高新区舜泰广场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专事于土壤修复行业。

这家公司已在济南、淄博等地相继开展了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污染场地植物修复等多项业务。

“一块土地的土壤修复成本在接手之前并不明确。”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一般流程,污染土地会由环保部门进行监管,调查采样确定存在土壤污染后,会通知土地业主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在对土壤污染现状进行污染评价后,土壤修复公司会作出具体方案。当询问该公司在山东地区业务开展情况时,工作人员只是表示业务少而精,具体业务不方便透露。

“土壤修复极其复杂,我省的土壤修复还处在实验、示范阶段。”省环境与能源保护站一位专家介绍说,土壤分轻度、中度、重度污染,修复资金多少、修复周期长短还要视污染程度而定。重度污染的土地恢复周期长,少说也要三四十年。

由于中国工业化发展较晚,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起步也较晚,最早开始于2008年奥运会前后。2012年3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土壤修复也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

伴随着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重视和政策的日渐明了,土壤行业的掘金者迅速集结,产业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业内人士透露,吸引掘金者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是土壤修复项目往往投入巨大,少则几千万动辄上亿元。

耕地“疲劳”的山东现实

“因为长期用化肥,土壤板结得厉害,西红柿病虫害多,口味差。”寿光市稻田镇的杨营有机蔬菜示范园,在一个长96米、宽12米的示范棚里,管理员李成祥说,“棚内种有3200株西红柿,使用生物菌肥后,土壤改善明显,年产量从9000公斤提高到了11000公斤,长出来的西红柿果形好,口感也正宗。”

近年来,随着土壤重复利用、过度开发,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菌群失调等现象愈发严重。2014年12月23日,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到,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省年折纯化肥施用量达472.7万吨,氮肥利用率为3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1/2,其余的都残留于土壤中。播亩平均化肥用量27.2公斤,比全国平均用量高6公斤,比世界平均用量高19.2公斤。其中胶东地区突出。

化肥界业内人士表示,在山东的一些蔬菜种植区,由于连续多年超量使用化肥,土地质量已经严重下降,也造成了“化肥依赖”。有的地方不得不用火车从东北地区拉来黑土进行土壤置换。而置换出的土壤,即使不再使用化肥,庄稼几年内也难长得很好。

另一方面,在山东许多地方,农田远望呈现白花花一片,这就是残留的地膜。在长期使用地膜的土地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在每亩4公斤以上,最高的已经到了11公斤。残留地膜可在土壤中存留200~400年。残留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透气性、透水性,而且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可导致农作物减产10%以上。同时,影响山东耕地质量下降的因素还有秸秆未有效利用、畜禽粪便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2014年9月,荣成崖西镇大山口、小山口和崖后村三个村小麦播种时,由政府统一采购的15吨农残降解微生物菌剂用在了3000亩地里。

据了解,当时山东安排7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在荣成、寿光、招远、高唐、历城5个县(市、区),先行开展了耕地质量提升试点。在试点中,荣成华峰果品专业合作社、正茂果蔬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以往的种地方式,向果园里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

根据规划,像这样的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将得到推广。省农业厅生态处处长冷彩凌说,山东将对全省980万亩pH值小于5.5的酸化土壤进行改良,部分区域在粮田、果园中施用有机肥和矿物源土壤调理剂,果园配套种植绿肥植物。对全省260万亩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比较严重的设施菜地进行修复,其中部分区域施用高碳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并在核心区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另外,我省还将开展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治理工程。

如何给土地“开药方”

每次出诊时,中国首家土地专家医院的院长曹凯首先要对耕地进行测土,分析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和酸碱程度,再根据农作物所需的营养搭配和每亩种植量,最终决定化肥的配比:“通过调理施肥,一要消除土壤中的肥毒,二要清除土壤中的药毒,三要分解土壤中的根毒,同时中和土壤中的碱毒。”曹凯认为,耕地的疾病大多起于元素缺乏症。有针对性地施肥,既能满足农作物所需,又能治理土壤污染。

“当我到农场现场勘察时发现,土地几乎都存在一个问题——被长期过量地施肥。”曹凯说。

“化肥本身是好东西,但现实中耕种者却错误地使用了化肥。”曹凯做了个比喻,人的饮食讲究营养均衡,作物也是一样。即使再好的补品,天天吃、顿顿吃,某些元素势必供给过剩、某些元素势必不足,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而农户撒施的复合肥氮磷钾比例恒定,撒得越多,作物的营养越失衡、抵抗力越差。病虫害一多,多数农户会更多地追加农药、化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化肥被称为农作物的粮食。中国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却使用了全世界1/3以上的化肥。从1980年至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扩大了1.5倍,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化肥消费量却增加了3倍以上。

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曾给出一组数字,每年中国每5斤粮食要用1斤化肥,超出了国际公认安全线的一倍左右,化肥使用效率比国际低大概50%。农药每年用130万吨,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这导致土壤的残留物超标,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的超标大概是20%。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今天中国农地大量使用化肥的危害渐显。目前,曹凯已经在全国开课3000多堂,培训农民30万人次,测试了15万个土样。聊城陈庄蔬菜种植户杜延刚,种植土豆有七八年时间,产量从最初每亩5000斤左右下滑到3000斤。曹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作物需肥特点为其开出了配方肥,目前杜延刚家的土豆产量已超过6000斤/亩。

眼下,中国土地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曹凯也看到了未来土地治污市场的广阔前景。两年前,曹凯曾有着迅速扩张的计划,土地医院要开设100个市、县级分院。每个分院在当地设有农技师解决“小病小灾”,疑难杂症则上报会诊。

可当中国土地专家医院在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开设了数十家分院后,却遭遇到农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限制,不得不放缓扩张的速度。原来,政府体系内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受制于人力财力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实中,全国农村中一直没有形成数量足够、让农户信赖的一线科技人才队伍。这既是土地专家医院的短板,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曹凯指出,长期以来,农业的问题就是因为盲目追求产量,忽视发展的质量。如果土地专家医院用盲目扩张的方式去诊治农业积累的质量问题,是对农业、农民、农地的不负责。

加入“凤凰知音”常旅客计划,即刻尊享专属里程赠送

山航诚挚邀请您加入“凤凰知音”常旅客计划,成为我们的常旅客会员。“凤凰知音”常旅客计划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和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航系各成员航空公司,特别为您设计的一项遍及世界的里程奖励活动。国航系航空公司携手星空联盟成员航空公司,共同为您搭建起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让您享受顺畅、快捷的全球旅行。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您乘坐国航系航空公司及星空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将享受到我们贴心的服务及里程奖励,使您的每一次旅行更加舒适、愉快。

“凤凰知音”联合众多合作伙伴,为您提供了多种里程累积途径和可供兑换的奖品。您无论是搭乘国航系各成员航空公司或合作伙伴航空公司的航班,还是在签约合作伙伴处消费,均可累积里程,从而兑换奖励机票、奖励升舱和“知音商城”产品等多种奖励。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办理入会,并有500里程积分赠送,补全信息可加赠300里程!欢迎您加入“凤凰知音”大家庭!

猜你喜欢
化肥土地污染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我爱这土地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