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2015-05-30 23:03王文杰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王文杰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也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还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培养方法

所谓素质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创新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也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还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该居于素质教育中的首位。因为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就不会依赖教师的教,他们就会自觉地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就能自觉地探究学习问题,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习成绩也会提高。新编高中数学教材非常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能够预先学习,自己去阅读教材,进行自我探究。教师要根据教材制订合理而科学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不能避讳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还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营造學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以发挥的重要问题。若是想让学生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就得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土壤,让他们能够在创新的土壤中生存和发展。这个土壤就是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设置和营造学习气氛。如,在执教《函数的图象》一课时,我就把课后习题中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这个题目引入本节课,把它做成一个Flash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起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善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本着“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的思想去进行评价。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的探究和实践,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