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背景材料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作用

2015-05-30 13:37周刚平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观题高中地理

周刚平

摘 要:近年地理高考试题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和信息,以此来设置新情景,这一做法是当下地理高考命题思想的一大改变。因此,这一改变对考生快速获取和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适应试题出现的新变化,如何运用正确方法来成功解读材料成了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背景材料;主观题

在高考地理主观题当中背景材料通常以两种形式呈现:其一是学科内综合,以某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该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其二是多学科综合,则是以最近政治热点和历史史料为载体考查地理综合知识。在高考地理命题中材料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区域图、统计图)、表格信息等。那么我们怎样去认识材料、解读材料,成功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方向并做好地理试题呢?下面笔者就以例子来详细阐述如何把握地理主观题的背景材料。

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下面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

材料二: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点,总面积111 794平方千米,总人口39 794万人(2010年末)。其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喀什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30多种矿产。石膏储量居全国前列,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比较发达。

(1)简述喀什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解题方法】明题意—阅材料—忆教材—找重点(针对文字信息)

审题干—读图名、图例—析本质—用原理(针对图像信息)。

【思路分析】文字材料与图表信息往往与题目设问紧密相连,只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成功发掘其隐含信息。对于“(1)简述喀什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这一问,不难看出出题人是想考查我们有关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给我們提供了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然后我们再回忆教材有关河流的水文特征的阐述可知河流的水文特征包含有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水能等。通过材料二中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点说明喀什身居西北内陆,这样就说明了喀什地区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河流为内河流,河流流量小。通过所学河流泥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和降水强度。我们通过地形图可知该区域地势起伏并不大加上降水又少,对泥沙的携带能力较弱,更加重要的是该区域植被稀疏,所以含沙量并不大(这里并非含沙量的典型区域可不必考虑该要素)。喀什地区不仅纬度偏高,而且地势高,导致河流有结冰现象。或者通过喀什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可知在冬季平均气温都低于0℃,同样可以推断出该结果。我们知道河流水位的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等因素。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在图中很难看出,但是我们运用所学和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可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同时因为冬季有结冰期,所以喀什地区河流在冬季有断流现象。我们知道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但是不管怎样就西北地区河流水能均都不怎么丰富,所以不用考虑。我要强调的是为什么水能和含沙量可以不用考虑,那是因为这两个方面在西北地区的河流表现并不突出,也不是出题者的意图。如果是黄土高原上的河流那就必须考虑含沙量了,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2)分析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这种题很多考生往往会完全脱离材料,用背过的模板死板地套用,这样一来根本就没有读懂出题者的意图而最终导致要点不全,得分低。所以这种题要学会去看材料,将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迎合出题人给出的答案。我们知道区位条件可从自然因素(地形、土壤、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灌溉水源等)和社会因素(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科技、工农业基础等)等方面分析。通过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可以看出喀什为冲积扇,河流沉积作用造成土壤肥沃,以及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再根据材料二中“其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可分析出地理位置优越。“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30多种矿产……”可分析出资源丰富。“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比较发达。”明确说明了交通便捷。以上都是我们通过材料可以得出的,也是必答的,最后我们再查漏补缺看看其他区位因子是否合适,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夏汛,冬季断流(或答“季节河”)。(2)①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冲积扇(绿洲)范围广,地形平坦;②与中亚等地国家交界,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③是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比较便利;④资源(旅游、矿产等)丰富;⑤国家政策支持。

通过以上的举例足可以说明地理材料分析对于成功做好主观题的重要性。材料绝对不是出题者凭空抛出的,它蕴含着出题者的意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建议广大考生重视材料,多多分析材料,从材料入手,这样一来,材料将会成为一把做好地理主观题的金钥匙。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主观题高中地理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