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

2015-05-30 10:48卢巧玲
大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协同转型区域

卢巧玲

[摘 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此过程中,需要努力提高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现有师资结构及管理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机遇,建立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01-03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和前景,以及自身发展的基础,立足地方、明确定位、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大幅提升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在此过程中,努力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激活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样十分重要。

一、协同创新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认为,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传统的创新往往处于一定的封闭范围之内,在某一系统、区域内完成,无法汇集不同领域的资源、技术和成果。而协同创新能够突破学科、系统、行业的壁垒,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使创新要素不断相互集聚,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方式不同,也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形式不同,他主要是通过管理上的创新改革,来打破行业、部门、区域以至于国家的界限,从而构建起巨大的创新网络系统,最终达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整合的目的。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专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的55%左右。然而这些新建本科高校中很多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重大改革。国家将加快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以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让毕业生既经过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技能。通过高等教育的改革,能推动地方本科高校找准自身定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也有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研究型大学的“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离不开应用技术类大学的支撑。地方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必须实现转型发展。

第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所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由此而言,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策略选择。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高等学校作为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重要的输出机构,必须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来考虑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高校更需要转型发展以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第二,现有地方本科高校高等教育的功能失调,无法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要求。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其数量众多,招生规模巨大,人才培养数量最多,但是其目前陷入发展困境。如要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还存在诸多矛盾: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与按照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的矛盾;高考招生、分层录取的入学体制,与扩大招收有技术、技能基础的学生的矛盾;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与以应用技术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为评价标准的矛盾;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与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矛盾;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与“双师型”教师团队和灵活用人机制需要的矛盾;高校内部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治理结构,与需要企业直接参与治理的矛盾。[2]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地方本科高校难以很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第三,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结构失衡使得经济创新发展缺少人才支撑。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这样的供给规模远远超过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但是,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提供的人才支撑明显不足,高校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制约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创新活动渗透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整合创新资源、增强创新效果、提高创新效率、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从国外来看,较为成功的协同创新的经验有:致力于生物技术协同创新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扁平化、自治型的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芬兰、爱尔兰和瑞典等国协同创新网络及联盟,日韩的技术研究组合和官产学研结合等。[3]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点,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按照这一“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面的需要,不断探索建立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学作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源头,在学科综合分布、人才资源储备、研究力量集中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处于协同创新链条的显著位置。不同类型高校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式会有不同。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其凭借高端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的特有优势参与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而地方本科高校则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以及地方院校发展的基础,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的供应。随着工业化范围的扩大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区域对人力资本数量的需求在逐年增加,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其工业化已经从中心城市向广大的县级区域扩展。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取决于本地的知识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区域外的知识生产体系。因此,这些区域不可能长期依靠本地之外的人力资本供应。地方高校是区域工业化与技术化过程中人力资本供应的保证。另外,不同的技术产业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本,不同的技术创新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机构,次级和县级区域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的本地应用研究体系支持。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已逐步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推进。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扩大。按照世界产业革命的发展周期、新的国际分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对技术开发人才和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将产生较大的需求。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除独立学院以外,都有师专及中专背景,这些学校升本后增设了不少非师范类专业,但布局比较分散,难以呈集群化生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由于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封闭,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老套单一,其所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缺少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本科高校科学研究独立运行,产学研合作不深入

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自成体系独立运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互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难以带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难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因此不足以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于以往的学校考核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科研情况。这导致很多起点低,发展基础薄弱,科研力量不强的地方本科高校寄望于通过相对封闭的科研活动在科研过程中获得竞争性优势,教师科研普遍遵循“拿课题—发论文—评职称”的逻辑。地方高校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学校的学术评价机制、科技成果的使用机制等不利于协同创新,这使得产学研各环节间缺乏有效链接,难以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有些学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了不少合作协议,但实质性的、深层次的合作不多。

(三)地方本科高校的现有师资结构及管理模式制约了服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如科技、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大学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重要,地方高校这种服务功能应该更加突出。许多学校虽然坚持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办学定位,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效仿老牌本科院校和研究型大学,贪大、求全、尚名、攀比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地方高校加大师资引进的力度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教师队伍中传统学术研究型师资占绝大多数,“双师型”教师比例很低。教师经历主要是从高校(科研院所)到高校,实践经验缺乏,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功能十分薄弱。

三、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水平的对策

国外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打破行业、地域、部门的界限,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构建起完整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当前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机遇,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链条中起核心作用。高校协同创新类型多样,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要在应用性技术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提供等方面与各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一)立足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校内协同创新机制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要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就要从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做起,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和支持环境。打破校内条块分割的现状,实现校内协同,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和大型功能平台,实现各种平台的共享。在学校层面促进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共同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以高校内部各院系间优秀的多学科科研团队培育为主体,着力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多学科合作科研团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人才合作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立足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致力于建立有利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以及自身的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其人才培养定位和总体目标应该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时,就要求地方高校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的趋势,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起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设置相应专业。根据区域产业的规模和技术结构的特点,使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和技术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作为点缀的现象,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例,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训练,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拓展的能力。同时,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与完善,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建立校地协同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各方凭借自己在产业技术层面的优势,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光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之间的充分合作。因为地方高校数量有限,很难实现不同地方高校自身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有生力量,更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打造特色科研平台,瞄准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积极与社会的科研机构、企业等相关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全方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注 释 ]

[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 / OL]. http:// en.wikipe?鄄

dia.org / wiki / 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2] 焦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4-1-6(4).

[3] 刘悦伦,沈奎.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N].南方日报,2009-2-25.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协同转型区域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转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分区域
沣芝转型记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