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大国怎样迈入金融强国

2015-05-30 10:48吕俊成
投资北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强国国际化人民币

吕俊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价值的流通,价值流通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大的发展,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如专家们所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勉强可算得上是个金融大国,但离金融强国的路还很远,而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强国是经济大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金融实质上就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并降速提质的新常态下,中国又将如何迈入金融强国?

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家紧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经历三十多年的成长,为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金融市场还远未成熟,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

中国金融市场起步晚,起点低,与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相关政策还不是很完善。首先,人民币采用非浮动汇率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其次,国内金融市场平台不足,垄断性强,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效率相对较低;再者,中国金融结构的弹性很低,吸收平缓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于银行业来说,机构的设置过于行政化,业务范围窄,服务手段落后,而且银行对外资的防御力不足。

众所周知,我们国人为之骄傲的企业:百度、腾讯、双汇、青岛啤酒、新浪等,他们的生死大权并没有掌控在国内企业家手里,这些企业80%以上的股份都操控在国外财团和金融家之手。这些国外财团通过在中国市场上获得高额财富后又去研发更高端的技术,将市场做的更稳或者占领中国更高端的市场。长此以往,这些被外国财团控股的大企业将会占领国内大半个市场。

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奇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著名金融家和金融财团。所以,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培育出自己的商业军团——财团,以及能经受住国际金融市场考验的著名金融家。没有金融家,就谈不上金融崛起;没有金融崛起,中国社会经济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加快部署金融强国战略

中国目前是经济大国,正在迅速向经济强国迈进。在这一征程中,大力发展金融业,成为金融强国,是夯实中国经济强国地位不可或缺的基础。为此,中国应加快部署金融强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国金融发展。

首先要树立金融强国发展理念。现代化金融是成就现代化经济的必要手段。所谓现代化金融,应包括如下特征:一是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二是充满活力的金融微观机构,三是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四是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五是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六是对内对外币值稳定的货币(即硬通货)。只有树立金融强国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形成金融—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

其次要利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金融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金融创新可以分散或锁定金融风险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再次应大力培育境内国际金融中心。如在北京和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振兴金融产业,鼓励国内资本投资金融行业,特别是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金融信用评级领域,切实维护资产定价权,通过市场手段甚至是政府干预等手段,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吸引境外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并为国内培养高级金融人才。

最后须努力铺平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当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和贸易规模严重不符,即所谓“贸易大国、货币小国”。金融强国必须具有强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之一。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获得不菲的铸币税,而且还能够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保持国内经济稳定。

具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谋求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国际化;第二步是实现在亚洲区域层面的人民币国际化;第三步是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借助中国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不断增强的国际谈判力,应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威信,并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顶层设计须落到实处

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何将中央的顶层设计转化为金融强国的具体实践,须从以下十方面加以推动:

一是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包括:合理保持货币总量;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改革等。

二是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主要内容包括: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领域的支持力度;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等。

三是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

四是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最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用卡范围;二是要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

六是支持企业“走出去”。主要包括: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七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值得关注的内容包括: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落实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各项政策试点,并推动其与其他资本市场相衔接。稳步扩大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促进债券市场互通。

八是以保险“新国十条”实施为契机,在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同时,将现代保险服务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九是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十是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再次明确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两高一剩”行业是金融风险的重点集中领域,要加强监管力度;支持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转让,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

(作者:北京日新控股集团董事长)

猜你喜欢
强国国际化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强国有我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秦晋争霸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