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栓忠,抗战剧需要多点宽容

2015-05-30 21:20
电视指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武工队抗战战争

受访人信息:

褚栓忠: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代表作《血色浪漫》

《敌后武工队》《大男当婚》《马向阳下乡记》

《保密局的枪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Q:你在剧中饰演的戈国华性格有很多面,哪一面才是真实的他?

A:戈国华是一个双重身份、双重性格的地下党员。表面上,他是晴隆县民政科的科长,忙忙碌碌,焦頭烂额,哪儿都缺不了他。实际上他心里很稳,忙而不乱。他把时局看得很清楚,对自己做的事情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在这两种身份下他的性格也必然是双重的。然而,他最显著的特征还是为了党的事业可以舍生忘死,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人物,在塑造角色时我有意识加入了一些冷幽默来让他更加人性化。

Q:在剧中你和饰演梅松的刘小峰有很多精彩的对手戏?

A:在剧中,我的任务就是和梅松联手抗日,我们的对手戏最多。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对方身份,会互相提防、试探。生怕一句话失误丢掉身家性命。后来,随着我们的合作越来越多,在一起携手粉碎日本人阴谋的过程中惺惺相惜,成为朋友一起战斗。他是正面英雄,我是幕后隐藏的无名英雄。

Q:你演过很多现代戏,为什么会接拍这么艰苦的战争剧?

A:我曾经有段时间对战争剧很排斥,因为有个朋友拍战争剧时被炸伤了。而且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多战争剧“内心”的东西很少,总是打打杀杀、声嘶力竭。这和在中戏老师教的相悖,与其演这样的角色,还不如在现代剧里踏踏实实演几个有性格的人物。后来过了几年发现,好的战争剧人物性格也非常出彩,比如《亮剑》里李幼斌老师饰演的李云龙就非常“丰满”。所以后来我也开始拍抗战剧,比如《敌后武工队》里演的马鸣,他是一个叛徒,但他的故事非常精彩,他的人生观、爱情观以及他的无奈让他的叛变变得合乎情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梳个中分头、脸谱化的那种叛徒,而是一个更让观众记住的角色。这也是我接拍角色的一个标准,人物有没有个性、能不能给我的创作发挥提供余地和空间。

Q:作为一名演员,你怎么看待抗战剧这个题材?

A:首先抗战剧制作时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甚至需要受伤流血。所以我希望观众对抗战剧不要用一般的眼光去挑刺,因为每一个战争镜头拍起来都非常不容易。我有一次跑炸点时,离身边2米不到就有大爆点,爆炸完泥土还要劈头盖脸地掉下来。导演和烟火师为了追求镜头的真实,希望炸点更厉害,这边一爆炸,马上镜头就摇到千军万马的战士,调动的群众演员很多。为了镜头的真实,拍摄时我经常拿棉花塞进耳朵最里面,有时候来不及塞,耳朵就被炸得暂时失去听力,有时候是耳鸣。拍抗战剧时条件一般都很艰苦,在大山里窜来窜去,翻山越岭,有时候回家后,在电梯里自己都觉得恍惚。前几天还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一下子回到现代的舒适环境里会不适应。

Q:对抗战神剧有什么看法?

A:抗日神剧往往用哗众取宠来吸引观众,这是对艺术的不尊重。从演员的角度来说,影视文化不能为了钱什么都不管,也要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东西,让他们受启发,受教育,不能单纯为了钱,别的啥都不管。特别是抗战剧,对历史的不尊重,会毁掉年轻人对那段历史的认知。就像这次的大阅兵让很多年轻的孩子们更为了解我们的历史一样,抗战剧也要让他们了解中国过去遭受的苦难和屈辱。

猜你喜欢
武工队抗战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四十集 敌后武工队
被风吹“偏”的战争
我们家的抗战
他们的战争
送信钻地道
忆·抗战
抗战音画
真实的“武工队”都干啥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