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一座城的文明地标

2015-05-30 10:48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胶济火车站济南

段崇政

老车站:民族悲怆与新生的运输站

1992年7月1日8时5分,运载了80年的济南老火车站大钟在这一刻永远地停止了,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半年的拆除工程。这座经历了济南开埠百年的老站,就这样消失在尘埃之中。

现在人们想要重拾有关它的记忆,只能通过来自德国慕尼黑档案馆的老照片。这座火车站就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在1908年设计建造的,历时三年建成,在1912年投入使用。

济南老火车站原名是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当时在这座火车站的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早它8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只不过胶济铁路济南站自上世纪40年代就不作为车站使用了,所以这座晚建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就被济南人称为“济南老火车站”了。

很多人因为火车站而记住济南,而济南正是因为火车站开始了新的命运。

1903年,山东巡抚周馥上任的第二年,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已抵达距济南一步之遥的周村。而在胶济铁路的那一头,一座与之后济南老火车站异曲同工的车站拔地而起——青岛老火车站。这是一组一字形两层楼房,配之以钟塔楼和大坡面的建筑,同样由德国人设计,充满着日耳曼式的严谨与庄重。

虽然周馥之前为了抗衡胶济铁路和青岛港而忙于疏浚大运河和小清河,但不争的事实是,铁路从青岛开始,已经一路杀向济南。而一年前的青岛之行也让他领略到铁路的威力。于是他改弦更张,一边奏请济南自开商埠,一边忙着在胶济铁路、矿山购买华股。

商业繁荣引起的是银行业的繁荣和面粉、纺纱等轻工业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出现了现代的通讯业、报业、服务业。济南的市政建设、教育、风俗习惯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后来,我们所知道的济南老火车站所在的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相连,德国商品便源源不断涌入济南,其商业格局也为之一变,济南的商埠优势顿时凸显。

济南“王气竭水运衰,运河老铁路兴”的变化就此拉开帷幕。

高铁站:一座城的新起点

当传统铁路不再追上时代的速度,当宏伟的老车站成为照片里的记忆,城市的轨道交通出现了革命般的前进。

早上7点,公交车缓缓驶向济南西客站,旅客登上电梯,从二楼大厅的入口检票进站。与此同时,刚刚下车的乘客从一楼的数个出口鱼贯而出,登上了刚刚停稳的公交车。

同样的时刻,青岛北客站的广场上,交通引导员在为进站的人们热情地解答着难题,不远处青岛标志性景点的手绘图,世园会的吉祥物青青和巨大花艺造型更是吸引了很多人拍照留念。

“外地人一到青岛,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座代表了青岛城市形象的新火车站。作为在青岛生活了多年的老青岛,也倍感自豪。”43岁的魏女士说。

高铁站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助推器,这一点,不仅青岛人知道,济南人也早早意识到了。

从一开始就关注西客站建设的合富辉煌房地产山东公司市场研究部经理许传明说,西客站在大格局下的资源分布,将把两大世界级的都市圈和沿途城市的人才、公共设施、能源、科技、文化、信息等优势资源变成横向、廉价、高效的公共资源,这将是经济的一次大洗牌。

“这种影响不仅对济南,对整个山东半岛以及周边省市都会造成辐射效应。现在,已经有人把京沪高铁称为新时代的‘京杭大运河。”因为交流成本降低,京沪高铁可能导致济南企业在外地的配套成本变低。当然,济南企业也可获得更多为别人配套的机会。

100多年前,借助胶济铁路,济南创造了人烟繁盛的新城——商埠区。西客站的建立,大量闲置资源将被直接激活,城市生活的各种要素将以一种崭新的空间秩序重新展现。

根据有关规划,济南西客站区域将率先发展金融服务和商业会展等核心产业,利用5到10年时间,精心打造核心区总部街、金融街、会展中心、文化休闲街和专业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全力构建济南门户HBD(枢纽商业区)。

一个新的济南西城,正在崛起。

猜你喜欢
胶济火车站济南
触摸胶济风云
火车站里的博物馆
火车站英语
Train Station火车站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胶济铁路 走过百年
百年史话 胶济铁路回归始末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