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马说》的体验感

2015-05-31 13:16金立群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千里马伯乐韩愈

韩愈的文章,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比如这篇《马说》。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都是强调要谦虚、要自省。而《马说》呢,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就好比一个差班的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们根本不是差学生!是你没本事,不会教我们,不能发现我们的特点,结果才把我们变差的。想想看,要是当你批评学生的时候,学生这样来回敬你,你一定会惊呆的。

我们都知道,上语文课,要把课文上活。那么这个“活”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有的老师会告诉学生:“《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当权者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希望统治者能够重用人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这段话有没有把课文上活呢?没有。因为学生对于当权者、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应该如何发现人才这样的大问题没有兴趣。而且绝大多数同学也不会自命为“人才”,当然更不会理解“怀才不遇”,所以这段话不会进入学生的心,不会让学生对课文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是的,要把课文上“活”,其实就是要教出课文的体验感。知识、课文是死的,而知识的体验、课文的体验是活的。语文课其实不仅仅是教一篇篇课文,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形成有关一篇篇课文的体验,若做不到这一点,这些课文的命运一定是被忘掉。

所以要找啊,找啊,找这篇文章激发学生体验的兴奋点显然不是人事管理、人才发现——而是自我。這篇文章充满了一种“气”,这“气”不是公共伦理范畴里的“正气”,而是自我个性张扬之“气”。难道不是吗?开篇就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难道不是相当的违反常识吗?通常我们会认为只有先有了千里马,然后才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呀,只有你是千里马,你才能被发现呀。但是韩愈却要反过来说——我就是千里马,可如果你不是伯乐,那我是千里马又能怎么样呢?至于接下来的话就更是“难听”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不就等于说:好孩子常有,而好老师好爸爸好妈妈不常有吗?你看看,责任全推到别人身上去了。

文章到这里,还真只是口号而已。口号是最容易让人抓辫子的。所以,韩愈啊,看你接下来怎么说,你到底是不是在推卸责任呢?接下来,韩愈打出了悲情牌: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落到没眼光人的手里,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那命运,连一般的马都不如,哪里还谈得上“千里马”呢?那么,“千里马”究竟和别的马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特别的待遇呢?原来它特能吃,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还是按照“常马”的方式来喂养,那它就算完蛋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千里马”有和别的马不一样的属于它自己的“自我”。而我们的同学们,其实他们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自我”,关键就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能不能发现,能不能顺应。而老师和家长们通常又是怎样的呢?就像《马说》中所言,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标准、方法去要求、衡量、对待同学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结果能好得了吗?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少数同学是好同学,只有少数同学是人才,老师和家长感叹:好孩子怎么这么少!就好像文章所说: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实成材的标准多种多样,成材的方法多种多样,人才的个性特征多种多样: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我们的许多经典作品其实是非常具有超越时代的批判性的,这也正是其经典价值之源泉,那就是它在今天仍然能为我们做有现实针对性的引申。但是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能不能这样做呢?能不能通过《马说》的教学,师生共同体验一次对自我现状、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和反思呢?

《马说》的语言是浅显的,其寓言性的说理方式也很好理解,但是只有教出《马说》的现实体验感,这篇文章的文气、语言、佳句、乃至于寓言化的寄托象征手法才能内化于学生之心,让学生长久地铭记,并以之为自己更深刻地体察世事的利器。

金立群,评论家,代表作有《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探赏》等。

猜你喜欢
千里马伯乐韩愈
晚春
WILD RIDE TO XANADU
千里马无须伯乐证明
伯乐之子按图索骥
伯乐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