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情趣”写作思路提示

2015-05-31 13:16董新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虫儿蚕宝宝养蚕

文题设计

林海音《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骆驼队过来时,打头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我问爸爸这是干什么用的。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声,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滩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全靠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长途跋涉的寂寞,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请以“生活的情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开场

以“生活的情趣”为题作文,须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表现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情趣”。这是对立意的要求。在公园里,伴随着阵阵鸟鸣,忘情地阅读;冒着蒙蒙细雨,在湖边悠然垂钓;工作之余,男人学着编织毛衣;夕阳西下,妇女们告别牌桌,潇洒地跳起广场舞;退休之后,老爷爷、老奶奶跟小孙子学习上网聊天……诸如此类的生活,无不饱含着高雅、有益的情趣,装点人生,引领社会,催人奋进,充满正能量。而对那些低俗、庸俗的生活趣味,则要大胆“亮红灯”!

2、留心从细微处发掘“生活情趣”。郁达夫有云:“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表现“生活情趣”,应该借一双慧眼,打量大千世界,从“一粒沙里”,“半瓣花上”去发掘。比如,白天父母上班,自己上学,一家三口忙忙碌碌的,只有晚上才能聚到一起。一家人品着清茶,嗑着瓜子,欣赏喜欢的电视节目,这种天伦之乐难道没有生活情趣?“我”在家做作业,临窗而坐,听窗外鸟鸣,闻风铃声声。累了,看看书柜上的吊兰,瞧瞧自制的动漫,这难道不是生活情趣的点染?晚上放学回家,“我”走在幽暗的小巷里,有时放MP3调节紧张的情绪,有时哼一曲小调为自己壮胆。这其中不也有生活情趣?邻居张爷爷每次出去散步,遇上别人丢弃的饮料瓶,总会弯腰拾起,然后送给拾荒的老人……“弯腰”的举动中也有生活情趣。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语)。

学生互动

思路①

生活其实并不单调,不缺少情趣,只是缺少发现。比如养蚕。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喜爱上小小的蚕,用心侍弄它,应该是有情趣的。从卵孵出幼蚕,要耐心等待,细心观察;蚕儿们要食桑叶了,并且食量越来越大,“我”忙碌得不亦乐乎!面对蚕儿的夭亡,“我”惋惜不已。回顾养蚕的日子,“我”很快乐,也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思路②

胡伯伯的晚年生活很有情趣。他每天早晨骑车到北湖公园,进行晨练。在那里他领略了北湖公园的自然景色,也结识了一些热爱生活的同龄人。有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胡伯伯就动笔把它们写成文章,投给一家地方刊物后,文章很快就发表了。胡伯伯写作的兴趣更浓了。

思路③

意外发现教学楼台阶下的一株西红柿苗,“我”在来来去去的过程中一直观察着它的顽强生长。眼见它开始枯黄,“我”赶紧把它轻轻地拔起来,放入一个塑料杯里,然后填满土浇上水,小苗换了环境,得到了呵护,迎着阳光生长,一天一个样儿!杯中窥苗,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情趣。

思路④

在乡下奶奶家生活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情趣。伯父清晨踏着露珠去清清的水渠里担回几担水,用于一家子一天的生活所需。接通自来水后,水缸被闲置,“我”开始在里面养起小鱼小虾,这些小东西也给“我”带来不少的生活情趣。

佳作呈现

生活的情趣

于 伟

“天上的星星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小时候听过这首儿歌,我便对虫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时的我便猜想:有虫儿陪伴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有情趣的。

上个月生日,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蚕。但它对于我来说绝不是礼物,而是生命。起初我是很犹豫养它们的,这要被老师发现了,不仅我自己会受批评,我的蚕可能也会小命不保呀!但当我看着它们,还是一堆卵,我很好奇,我从未见过蚕孵出来,我幻想着这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于是我下定决心养它们了。正值春天,气候不够温暖,于是我每天将它们揣在口袋里,每次触摸口袋我都很激动,因为我正在抚摸一条条生命。可是有一天我忘记将它们从裤子口袋中拿出来,它们便在洗衣机里呆了一夜。第二天,正当洗衣机抽水声响起时,我立马跑过去将它们小心翼翼取出来,水已经将包裹它们的纸打湿了,我想,它们应该不会死了吧?我打开,惊喜的发现已经有两条爬出来了,像一条黑线在移动,还有一条正在出来。哎!总算出来了,看样子我的生活可要很忙了,这样的生活算不算有情趣呢?

随着一条条蚕宝宝爬出来,我找到的桑叶越来越多,应该是足够它们吃的吧!每天我都为它们采来新鲜的嫩桑叶,一天可是四顿呀!为了让它们不挨饿,我晚上专门给的多点。大约一个星期过去了,蚕宝宝不仅变大了许多,颜色也变浅了。同学们也纷纷过来观看,我还开玩笑说:“它们可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当时觉得特有成就感。又过了一两天,我却发现有几条在变黄,不吃东西,甚至不动了。我猜它们可能生病了,我拨动其中的一条,它却一动也不动,想它一定是死了,虽然不舍,但为了避免传染,于是将它埋在了桑树下。但其它也是这样,我急忙去询问他人,才知道它是要蜕皮了。我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原来养蚕这么不简单。我忽然发现生活的情趣不仅是指有趣,更是包含着一种真性情。

后来,它们都吐丝了,尽管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但我养了这么多天,终是有些不舍。哎!它们的生命周期太短暂了,我红着眼眶用手指轻轻抚摸它们,它们也将身子弯曲着,朝向我的手指,似在向我作最后的告别.

回想起养蚕的那段日子,始终很快乐,它们的到来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

亮点揭示

在作者眼里,蚕是小小生命,养蚕是有情趣的生活。行文点缀了“我将蚕宝宝揣在口袋里”“发现幼蚕慢慢爬出”“为它们采集桑叶”“误解蚕的蜕皮”等细节,写出了“我”的真实体验。“我忽然发现……”“它们的到来……”这几个议论句,表达出“我”对小生灵的喜爱之情,揭示主旨,有水到渠成之妙。

结 语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的名言妙语,告诫我们:捕捉生活的情趣,不妨从“一粒沙”“半瓣花”这些小事物上着手。关注小事物,寻求真体验,用一双慧眼去挖掘深意,再用灵动自如的文笔去表达,那么生活的情趣有如陈年佳酿,芳香扑鼻,韵味无穷。

董新明,语文特级教师,已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等70多家刊物上发表教研著述800余篇,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余篇。教研论文获省、国家级一等奖10余项,参与或主持省、国家级两项科研课题实验工作。指导学生发表习作800余篇,先后培养出杨念念、陈婷婷、张元元等30多名优秀文学少年。

猜你喜欢
虫儿蚕宝宝养蚕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在养蚕中成长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蚕宝宝
亮虫儿(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