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训练需求与护士认知情况的对比研究

2015-06-01 12:25翟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社交能力自理

翟爱华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训练需求与护士认知情况的对比研究

翟爱华

目的 探讨和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和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性, 为临床提供必要依据。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患者组)及精神科60名在职护士(护士组), 自拟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行为能力训练需求问卷,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别对患者及护士进行调查, 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前3位分别为提高社交能力、促进护患配合、参加体娱音疗,而护士认知前3位则分别为生活自理训练、提高社交能力和健康教育宣传, 在除提高社交能力外的其他项目上患者与护士调查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在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认知上和患者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护士应当在工作中重视患者的社交能力训练、促进护患配合、安排体娱音疗等方面满足患者的行为能力训练需求,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精神分裂症;行为训练;需求认知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 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 患者的行为、思维、注意力等异常, 自理行为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丧失, 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降低了生活质量[1]。而对于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而言, 采取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善功能上的缺失, 提高自我行为能力, 帮助他们尽快的回归社会, 但在实际工作中, 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往往和护士的认知有所出入, 导致行为训练的侧重未能真正满足患者,对训练效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10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患者组)及精神科60名在职护士(护士组)。患者中男64例, 女36例, 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5.6±12.4)岁, 病程1~9年, 平均病程(3.8±1.1)年,已婚73例, 未婚27例, 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79例, 大专13例, 本科及以上8例。护士中男11名, 女49名, 副主任护师6名, 主管护师22名, 护师及以下32名, 护龄>30年10名, 10~30年30名, <10年20名, 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5名, 大专20名, 本科及以上25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问卷参照精神病患者技能训练模式[2]内容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行为能力训练需求两部分, 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 行为能力训练需求分为生活自理训练、个人整洁训练、促进护患配合、参加体娱音疗、提高社交能力以及健康教育宣传6个维度, 每个维度设5个条目, 每条目分为需求2分、一般需求1分、不需求0分, 3个级别, 分值越高则说明该训练需求度越高, 请3位专家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进行测定, 内容效度为0.79, 重测信度为0.7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与护士认知的调查评分对比( x-±s, 分)

调查结果显示, 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前3位分别为提高社交能力、促进护患配合、参加体娱音疗, 而护士认知前3位则分别为生活自理训练、提高社交能力和健康教育宣传,在除提高社交能力外的其他项目上患者与护士调查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认知、语言、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障碍, 导致他们脱离了家庭和社会的群体, 在治疗期间由于患者依赖性强、自由懒散导致生活能力逐渐降低[3]。患者的自理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主要来自于患者自我意识的影响,因此在自理行为能力训练中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愿望, 适当的加强患者所需的训练项目, 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 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行为能力训练需求, 将行为训练的重心适当调整[4]。

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 患者主要的训练需求包括提高社交能力、促进护患配合、参加体娱音疗, 这说明患者渴望与周围人群交流, 希望学会更多的社交技能, 培养更好的社交能力, 这同时也包括了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而从患者渴望参加体娱音疗来看, 也更加说明了这种集体活动能够带给患者更多的交际环境,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交流空间。而护士的主要认知为生活自理训练、提高社交能力和健康教育宣传, 说明护士更加注重患者自我行为意识的培养, 希望通过健康宣教和训练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行为, 但过于机械化和程序化, 并未能切实满足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 这也是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结果说明, 在行为能力训练需求上, 患者和护士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护士不能很好的体会患者的需求, 这个研究结论和韩凤珍等[5]的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 护理人员在患者的行为训练需求认知上和患者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护士应当在工作中重视患者的社交能力训练、促进护患配合、安排体娱音疗等方面, 满足患者的行为能力训练需求,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1] 段武钢, 商秀珍, 顾桂英, 等.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0, 25(4):306-307.

[2] 翁永振, 向应强, 陈学诗, 等.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措施及其疗效的一年随访.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35(1):32-35.

[3] 王彩荣, 李勇.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08, 23(15):66-67.

[4] 朱毅平.初探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康复作用.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5):34-36.

[5] 韩凤珍, 詹来英, 孙秀娟, 等.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自理行为能力训练需求的调查.护理学杂志, 2011, 26(9):69-7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207

2014-12-19]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社交能力自理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会“自理”啦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
“喵星人”占领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