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2015-06-01 12:25刘翰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内窥镜鼓膜修补术

刘翰澎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刘翰澎

目的 观察分析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鼓膜穿孔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结束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较大穿孔在治疗后5~7周愈合, 治疗后听力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平均提高15.10 dB;治疗后满意率为96.7%;愈合率为96.7%。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患者, 手术视野清晰,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

耳内窥镜;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

鼓膜穿孔为一种常见临床耳科疾病, 主要致病原因为耳外伤、声音穿刺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会影响患者的听力水平[1]。当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鼓膜修补术治疗, 对于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 回顾性分析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实施情况, 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确诊收治的60例鼓膜穿孔患者, 男39例, 女21例, 年龄为18~50岁, 平均年龄(34±5.3)岁, 所选取的患者均为单耳性鼓膜紧张部穿孔, 左耳穿孔40例, 右耳穿孔20例。中央性穿孔43例, 边缘性穿孔10例, 前方穿孔7例。致伤原因:外伤20例, 声音震破13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造成27例。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 观察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的纯音听力计检查, 言语频率气导听阈为30~45 dB, 咽鼓管无阻塞。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体位, 患耳向上, 先采用0.2%安尔碘对术区实施消毒处理, 铺设无菌巾。耳道实施局部麻醉(少许肾上腺素以及2%利多卡因), 由主刀医生将直径为2 mm、0°或30°耳内窥镜置入到外耳道内, 在电视监视下观察, 首先采用耳显微钩针挑除患者耳穿孔1 mm边缘上皮, 隔开内外两层上皮, 并将向内卷的上皮清除干净, 形成一个新鲜的创缘移植床。鼓膜修复术后, 可采用抗生素, 术后7 d拆除患者颞部缝合线, 术后2周取出填塞于外耳道的碘仿纱条。在鼓膜修补术实施期间, 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发生感染, 切忌用力排便或拧鼻, 不能向耳内滴入药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实施效果, 听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 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 鼓膜愈合58例, 愈合率为96.7%。分析不同穿孔的愈合情况不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穿孔愈合情况[n, n(%)]

观察发现在整体治疗中, 患者的穿孔大小对愈合情况有直接的影响, 其中穿孔小则愈合时间短。经治疗后, 患者的症状不断改善, 其中耳鸣、耳痛治疗3 d后消失, 去除耳棉后发现患者的听力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平均提高15.10 dB), 治疗过程中无感染发生, 治疗后3个月内治疗效果良好,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 听力无下降或反复情况, 患者的治疗满意情况良好, 治疗效果满意58例, 满意率为96.7%。

3 讨论

鼓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 主要由黏膜层、纤维层以及上皮层等构成, 处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的交界处, 形成鼓室的外侧壁, 分隔开中耳腔以及外耳道。鼓膜具有增强传入声波的效果, 影响着人们的听力水平[2]。但因鼓膜较脆弱,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情况很容易导致鼓膜穿孔发生, 其中包括一些患者挖耳不慎而导致的耳孔被挖穿, 或因感冒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穿孔, 一些是因哺乳不当, 而导致的婴幼儿呕奶后出现耳流脓, 一些是因鞭炮震耳等导致的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耳鸣、耳痛等情况, 且会影响患者的听力水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身心健康。一般情况下, 鼓膜穿孔具有自愈例, 但穿孔较大, 则难以有效愈合, 需通过相应的人工方法修补治疗[3]。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鼓膜穿孔, 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在治疗过程中, 考虑到人体耳道偏小, 肉眼操作难以顺利实施手术操作[4]。随着医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开始被应用于耳科临床治疗中, 提高了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中, 通过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听力水平明显提高, 与治疗前相比平均提高15.10 dB, 治疗后愈合率为96.7%。治疗后经回访, 临床研究分析穿孔大小与愈合时间有直接的影响, 中小穿孔的愈合时间为2~4周, 较大穿孔的愈合时间为5~7周。治疗后观察, 患者的症状不断改善, 其中耳鸣、耳痛治疗3 d后消失, 去除耳棉后观察患者的听力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 治疗过程中无感染发生,治疗后3个月内治疗效果良好,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 听力无下降或反复情况, 患者的治疗满意情况良好,治疗效果满意58例, 满意率为96.7%。

综上所述, 耳内窥镜下修补术不同于常规治疗方法, 该方法应用方便、安全, 且具有预后良好的特点, 治疗后效果显著。

[1] 陈泽, 钟兆棠, 梁敏志.双瓣法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大穿孔.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20(12):22-23.

[2] 甘忠, 王承华, 李靖, 等.自体脂肪组织在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观察.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1):1736-1738.

[3] 程德军, 钟锦婵, 陈辉.硬性耳内镜下生物羊膜移植鼓膜修补术47例.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 2014, 11(4):21-22.

[4] 武延春.自体耳垂脂肪鼓膜穿孔修补术22例临床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7):966-9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58

2015-01-04]

124000 盘锦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鼓膜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