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北茶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等药剂抗药性初步测定

2015-06-01 10:12周铁锋黄海涛
茶叶 2015年4期
关键词:溴氰菊酯茶区辛硫磷

周铁锋 黄海涛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

浙西北茶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等药剂抗药性初步测定

周铁锋 黄海涛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

茶尺蠖是浙江茶叶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茶叶生产,测定浙江茶叶主产区茶尺蠖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对其合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浙江省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余杭区和安吉县等茶叶主产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和辛硫磷四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浙江省主要产茶区茶尺蠖种群对以上四种常用药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且对辛硫磷产生的抗性水平最高,其次是联苯菊酯,几个主要产茶区中以余杭区茶尺蠖的抗性水平最高,这与其茶园管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浙江省各茶叶产区需要根据本地茶园管理模式合理选择药剂防治茶尺蠖。

茶尺蠖;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辛硫磷;抗药性

茶尺蠖是茶园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1-3]。联苯菊酯等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手段,由于部分地区高剂量和高频次的用药,导致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等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4-6]。在浙江茶区茶尺蠖危害较为严重,对茶叶产量、品质等均构成了较大威胁[7-8]。且受制于农药种类和茶叶出口的限制,防治茶尺蠖的可轮换用药剂较少,茶尺蠖对常用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不可避免,已经对浙江茶叶的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9-10]。为了明确浙江茶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等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程度,对浙江主要产茶区县的茶尺蠖分别对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和辛硫磷四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以期为茶尺蠖防治轮换用药,进行更好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2010-2014年供试茶尺蠖分别采集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和余杭区,以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等不同区域茶园。

将采集到的茶尺蠖幼虫置于罐头瓶中饲养。饲养温度为26℃,相对湿度≥70%,光周期14∶10(光照∶黑暗)。饲喂新鲜茶叶(低龄幼虫饲以幼嫩枝叶,待3龄后饲以老熟叶片)。随着虫龄增加适当减少每罐中的虫口密度。幼虫化蛹后,将虫蛹按雌雄1:1的比例转移至新的罐头瓶中,置于黑暗环境待其羽化、交配产卵。经室内繁殖后,用F1或F2代三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由于采集的不同茶区的茶尺蠖发生时间有差异,因此,用不同的药剂对同一地区的茶尺蠖进行测定。

1.2 药剂

96%联苯菊酯,98%溴氰菊酯,95.7%功夫菊酯和91.9%辛硫磷购买于江苏扬州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各种农药原药用丙酮配制成1%(质量体积比)母液备用。

1.3 毒力测定方法

毒力测定方法采用点滴法。所有药剂均用丙酮稀释成5-6个浓度,在每头试虫的胸部背板上用点滴器点滴药液0.25 μL。每个浓度处理试虫10头,重复3次。处理后的茶尺蠖每10头饲养于罐头瓶中饲养新鲜茶叶,48 h后检查死虫数。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

抗性倍数=各种试种群的LC50/敏感品系的LC50。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的抗药性

用点滴法对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和余杭区各测试点所采茶尺蠖种群的3龄幼虫对联苯菊酯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如下(表1),浙江省杭州市各地区茶尺蠖种群对联苯菊酯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其中以余杭区的抗性水平最高,LC50值达到了517.864 mg/L,其次是西湖区茶尺蠖种群,LC50值为91.14813 mg/L,富阳区为中等水平抗性,其LC50值为27.62184 mg/L,萧山区抗性水平较低,其LC50值为4.65741 mg/L。

2.2 茶尺蠖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

浙江省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余杭区和安吉县五个产茶区县的茶尺蠖种群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测定结果显示(表2),余杭区茶尺蠖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较高,LC50值达到了48.0952 mg/L,安吉县茶尺蠖种群为中等抗性水平,LC50值为24.348 mg/L,萧山区、西湖区和富阳区等三个区域茶尺蠖种群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均较低,LC50值分别为7.15756 mg/L、9.52123 mg/L和5.44714 mg/L。

表1 不同茶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的抗药性测定

表2 不同茶区茶尺蠖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测定

2.3 茶尺蠖对功夫菊酯的抗药性

浙江省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余杭区和安吉县五个产茶区县的茶尺蠖种群对功夫菊酯的抗药性测定结果显示(表3),余杭区茶尺蠖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最高,LC50值达到了33.09335 mg/L,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和安吉县等四个区域茶尺蠖种群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均较低,LC50值分别为2.64482 mg/L、8.56748 mg/L、3.65755 mg/L和9.686 mg/L。

表3 杭州不同茶区茶尺蠖对功夫菊酯的抗药性测定

2.4 茶尺蠖对辛硫磷的抗药性

浙江省萧山区、西湖区和富阳区三个产茶区县的茶尺蠖种群对辛硫磷的抗药性测定结果显示(表4),所有茶尺蠖种群均对辛硫磷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其 LC50值分别达到了1690.53346 mg/L、798.81157 mg/L和875.36214 mg/L。

表4 杭州不同茶区茶尺蠖对辛硫磷的抗药性测定

3 讨 论

浙江不同茶区的茶尺蠖种群对溴氰菊酯、功夫菊酯和联苯菊酯等已经普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以余杭区的抗性水平为最高,LC50值达到了分别达到了48.0952 mg/L、33.09335 mg/L、517.864 mg/L,而萧山区相对较低,分别为2.64482 mg/L、4.65741 mg/L、4.65741 mg/L。这种情况可能与两区茶叶生产模式和茶尺蠖危害历史有关,90年代以来,余杭区是我国蒸青茶的主产区,以出口日本为主,由于受出口农残指标的限制,可选择的农药品种极为有限,因此大量使用当时作为低毒低残替代农药大力推广的菊酯类农药,而浙江省其他产茶区由于不受出口农残指标限制,可选择的农药种类较多,因此抗药性相对不突出。此外,蒸青茶生产一年采摘4-5次,相对于其他产茶区一年只采春茶一季的生产模式而言,其用药次数必然增加[11-13]。

尽管萧山等地的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较低,但相对于该类农药刚推广使用时的防效,其抗药性也己大幅增加,如萧山区对联苯菊酯的LC50值为4.65741 mg/L,而本所在1999年对联苯菊酯(原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朱俊庆等测定)测定的结果其LC50仅为0.3227 mg/L,跟现在抗性最低的萧山区相比,抗药性也已经增加了14.4倍。因此,浙江省茶叶产区茶尺蠖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测定的几个茶区的茶尺蠖种群对辛硫磷已经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可能与该农药曾经在浙江茶区长时间大范围的使用有关,而且其他有机磷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也可能使茶尺蠖对辛硫磷产生交互杭性。

通过测定浙江省主要产茶区县茶尺蠖群体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可以发现,茶尺蠖对辛硫磷产生了较强的抗性水平,对溴氰菊酯、功夫菊酯和联苯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性,余杭等茶区已经达到较高的抗性水平,其余地区抗性水平相对较低,但较十几年前抗性也己大幅提升,茶尺蠖的抗药性亟待引起重视。浙江各产茶区县可以根据各地区茶尺蠖种群对以上几种常用防治药剂产生的抗性水平不同,合理轮换选择防治药剂。

1 张汉鹄. 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 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胡萃,朱俊庆,叶恭银,等. 茶尺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 周铁锋,余继忠,胡新光. 茶叶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 浙江:浙江科技出版社,2010.

4 夏会龙. 茶树害虫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中国茶叶,1991,(3):28-29.

5 段丽霞,徐英. 茶树害虫抗药性的综合防范对策.植物医生,19(3):3-24.

6 徐德良,田晓兰,吴培中. 江苏茶尺蠖抗药性评估及治理对策.茶业通报,2006,28(1):15-16.

7 杨云秋,宛晓春,郑高云,等. 茶尺蠖性行为习性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39-342.

8 林少和. 茶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福建农业科技,2003,(1):32-33.

9 熊兴平. 茶尺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国茶叶,2003,(3):15-17.

10 陈亦根,黄明度. 茶尺蠖生物防治进展. 昆虫天敌,2001,23(4):181-184.

11 苍涛, 胡秀卿,吴珉,李振. 六种杀虫剂对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 茶叶,2006,32:148-149.

12 殷坤山 肖强 唐美君 郭华伟 黄巨永. 温度、光、pH值对茶尺蠖病毒活性的影响. 茶叶,2004,30:85-87.

13 唐美君, 殷坤山, 肖强. 日龄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性的反应. 茶叶,2003,29:208-209.

The pesticide resistance of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in Northwest Zhejiang tea fields

ZHOU Tiefeng,HUANG Haitao

(Ha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4, China)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is one of the major tea pest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esticide resistance of the tea pests has great impact on tea production. The resistances of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to the frequently-used pesticides including bifenthrin, deltamethrin, clocythrin and phoxim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had resistance to all these four pesticides, among which the resistant to phoxim is the most serious, followed by bifenthrin. There was also difference in the pesticide resistance between tea producing areas and between field management methods. The highest level of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in Yuhang District.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bifenthrin; deltamethrin; clocythrin; phoxim; resistance to pesticide

2015-11-0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6C16001,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CARS-23)

周铁锋(1978年-),男,浙江慈溪人,高级农艺师,农业推广硕士,主要从事茶树植保研究。

S435

A

0577-8921(2015)04-204-03

猜你喜欢
溴氰菊酯茶区辛硫磷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家庭简易处理对豇豆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影响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效应与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溴氰菊酯对鸡体表寄生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