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基于市场要素的视角

2015-06-01 09:02谢雅秋周国艳王书琦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要素价值

谢雅秋,周国艳,王书琦,成 庚

(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2.合肥工业大学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61;3.卡迪夫大学规划和地理学院,英国 威尔士)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基于市场要素的视角

谢雅秋1,2,周国艳1,2,王书琦1,2,成 庚3

(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2.合肥工业大学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61;
3.卡迪夫大学规划和地理学院,英国 威尔士)

基于市场要素视角的,经过优化的、适用于新时代的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别于现有的仅局限于资源本身的价值评价体系,加入了开发评价和影响力评价指标,由资源个体品性、资源影响力、开发条件3个一级指标和完整度、历史文化价值、在区域资源系统中的地位、类型组合度、区位条件等18个二级指标构成。它结合条件价值法,基于市场经济价值的估算法则,测算经济价值,并将测算结果作为市场要素重要的评价依据。优化后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政府和开发商投资决策提供合理依据,能有效促进旅游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市场要素;经济价值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是建立在对旅游资源的准确认识、合理规划与利用基础上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一直以来深受到旅游业界的关注。尽管国标的出台为我国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工作的开展和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依据,然而作为技术性的《标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学术界对现有体系存在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评价要素覆盖不够全面,对游客主体评价的参与不多,因子的赋值不够合理,过于简单的等级划分等”[1],因此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以国标为基础进行改进,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旅游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基本路径。本文基于已有相关研究,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经济价值体现、要素值测算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政府和开发商投资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促进旅游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属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要对旅游资源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首先要能精准地认识什么是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目的。”[2]目前,国际上对旅游资源没有统一的定义。旅游界专家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等同于吸引物;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以及旅游产品;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让人们产生兴趣并为之消费的资源才是旅游资源。总体来说,研究者们认为研究旅游资源应以市场作为出发点,着眼大旅游。国标《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3]。可见,旅游者是决定资源能否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主体,旅游资源的认定是与市场紧密相关的,脱离了市场而存在的旅游资源,即“唯资源论”,对旅游来讲,价值甚微。

2.旅游资源的价值属性

所谓资源,即对人类可以利用并产生一定功能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总称。资源具有的价值可能包含文化、科学、效用等方面。然而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就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离开吸引力,旅游资源就不能称之为旅游资源了。这个本质属性根源于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有用性和基础性,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方面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休闲需要,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旅游资源价值与其他资源价值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对人产生了吸引,是否由此引发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价值评定的目的及意义

旅游资源评价,实质上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它是旅游规划的前提。因为只有当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价值,才可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工作。在实际运用中,也是依托评价结果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规划和管理。评定其价值,主要是为政府和开发商投资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贡献,使旅游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二、现行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优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基础

2003年,国家旅游局在1992年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基础上做了一定修改,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制定了现行的《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这间接要求旅游资源评价要为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国家旅游发展政策的更新,同时要求旅游规划和资源评价进行更新。为了适应国家新政策与新时代要求,对现行旅游资源评价做出变革迫在眉睫。

2.现行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和指标构成

目前国标所采用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分为3个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附加值[4]。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评价的重点是资源本身的品质评价,即资源要素价值部分,有5个评价因子共85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国家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由表1可见,该评价体系赋予资源品质方面很大的比重,尤其是“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两者所占分值极高。因此,一些极具历史价值或者自然完整性高的旅游资源的评价值会很高。而那些区位条件好,易于开发和吸引游客,能够带来持续经济增长的旅游资源的评价值则会相对较低。

3.现行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现行国标为资源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简易的标准,但由于国标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形式不断变化等多重原因,国标中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已很难满足现实需要,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评价结果。从旅游资源定义的角度而言,它忽略了旅游资源作为经济市场部分的价值;从评价最初目的而言,现有的评价体系未能完整地评价出开发条件和旅游市场部分的价值,也未能全面评估旅游资源的影响,这会间接导致管理当局或投资者做出错误决断,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从系统科学理论上说,旅游资源个体品质、资源影响力和开发条件这几个评价角度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宜分开使用。

三、基于市场要素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市场要素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旅游资源始终具有动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旅游资源科学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资源本身的考虑,还要充分认识旅游市场需求、环境质量、开发前景等各方面的问题。旅游资源价值的组成也是随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的。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资源评价的最终目的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游客是旅游市场的主体”[5],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多大,旅游资源的价值就有多大。因此对旅游资源评价而言,旅游市场是旅游资源评价必有要素;市场价值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管理当局进行资源管理和相关投资做出投资决策,因此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利用是投资人和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所以市场要素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是至关重要的。

2.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个角度,要系统全面地考虑各个可能涵盖的面,例如自身品质、开发条件、市场影响力等一系列内容。

(2)层次系统性原则。指标选取不易混乱、交叉、重复,应分门别类,并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于之后对选取的因子做出权重判断。各因子的选取应体现系统性,因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互补,构成一个整体的评价系统。

(3)可比可行原则。即要求评价结果之间存在相互可比性,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可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能反映旅游资源在这些因子上具有的优势或缺陷;并且要求评价体系建立时数据资料容易获取,易于分析和计算。

(4)游客参与性原则。旅游资源最终消费群体是游客,因此游客的参与能加强评价的导向性和科学性。

3.基于市场要素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的建立。依据评价项目和目的,评价指标主要从3个方面选取:1)原有评价指标体系、经典指标体系模型的借鉴;2)采用频度分析法对现有研究、论文、报告的评价指标进行频度统计,采用频度较高的指标;3)通过当面咨询和在线交流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验证选取的评价指标。

(2)指标遴选的方法。先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依据所得到的显著性和相关系数的进行筛选。

(3)权重确定的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对体系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依次建立反应各层中因子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矩阵;然后征询参与指标遴选的专家,并综合整理不同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的数据,得到最终的判断矩阵,并将该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单因子权重[6];最后建立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指标设立分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3个方面:资源个性品性、资源影响力和开发条件;第二层级共18个指标,各指标相互独立,分别反应旅游资源不同方面的价值。其中,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即市场要素中的重要评价因子,其权重体可体现它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二级指标的评价分值建议为1~10分。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所示。

表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市场经济价值的计算方法

对市场要素的定量评价,国外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法、旅行费用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享乐定价法等[7]。其中条件价值法(CVM)对游客市场的反映更加直观和可预测,可作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中市场要素部分的评价因子的测算方法。其适用范围广,对未来市场发展和开发程度都可进行有效预测。因此本研究采用条件价值法计算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因子。

条件价值法的估算,首先是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样本抽样,得到游客对旅游区平均支付意愿,将得到的结果作为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同时预测旅游区该年的游客量,最后用平均支付意愿乘以该年的游客数得到该旅游区当年的经济价值。如果要计算未来几年或几十年总的经济价值,则可以折算到具体要评价的时点。”[8]

(1)支付意愿的测算。假设游客获得一次旅游经历,并愿意为此景观的存在和持续利用支付费用,即消费者支付意愿。支付意愿测算方法目前有两种:连续型条件价值评估和离散型条件价值评估。国内一般采用连续型条件价值评估中的开放式和支付卡两种方式。“开放式提问,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说出最高支付价格。支付卡格式是指,让游客从一系列给定的备选数据中挑出最大支付意愿;离散型条件价值评估是指抽样调查被访者,一般采用封闭式提问[8]。对问卷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支付意愿为

(1)

(2)游客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利用旅游区历年游客数量资料,或相似旅游区游客量资料及旅游环境容量,选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当年的游客量M。如

(2)

式(2)中,Q为景点个数,N1为本区人口数,N2位游客所在国家人口数,L为预测区和旅游所在地的距离,a为知名度,b为初始修正值。

(3)旅游区经济价值的测算。旅游区的当年经济价值与游客的平均支付意愿成正比,也应与景区的年游客量成正比,可以用数学式表达为

(3)

四、结语

从旅游资源本质而言,对资源的理解不应局限于传统资源导向下的定义,还应考虑市场要素和经济价值。事实上,旅游资源价值应涵盖资源个体品性、资源影响力和开发条件几个方面。为此,本文对现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构建了由资源个体品性、资源影响力、开发条件3个一级指标和完整度、类型组合度、区位条件等1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条件价值法,基于市场经济价值的估算法则,测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并将测算结果作为市场要素重要的评价依据。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正为游客的出游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有效的参考。当然,本研究还有待将评价体系具体运用于实证,这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此外,通过研究国外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一些科学方法,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从市场评价角度、以经济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在今后将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市场价值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方幼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叶康丹.组合体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3] 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院.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55-256.

[5]尹乐,李建梅,周亮广.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163-166.

[6]赵媛.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

[7]郭来喜,吴必虎,刘峰,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3):294-301.

[8]田雨佳.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责任编辑 马 诚)

Market Factors-based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XIE Ya-qiu1,2,ZHOU Guo-yan1,2,WANG Shu-qi1,2,CHEN Geng3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61,China;2.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61,China;3.School of Planning and Geography,Cardiff University,Cardiff,Wales,UK)

Based on market factors,optimized and applied to a new era of tourism resources,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limited to its own resource,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It can make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evaluation, including three primary indexes of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resources,resources influence,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and 18 secondary indexes of integrity,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tatus in the regional resources system,local conditions,etc.It can estimate economic valu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 economy value evaluation and conditional value concepts.The results will work a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ex for future evaluation.The optimized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useful for the government and developer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for the 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 enhancement.

tourism resources;evaluation system;market factor;economic value

2015-08-17

2015-08-28

谢雅秋(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与体制。

周国艳(1968-),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E-mail:754323772@qq.com

F592.1

A

1673-4432(2015)04-0051-05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要素价值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也谈做人的要素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