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2015-06-01 12:30欧水英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监护

欧水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64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欧水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合并SLE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密切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产前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狼疮病情活动指标,实验室指标及分娩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治疗后,SLE疾病活动指数(DIA)评分、24h尿蛋白、ES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SLE效果上,观察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81%)较对照组(显效率为44%,总有效率63%)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组妇女的新生儿成活率分别为69%、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愈率、孕妇的生活质量、分娩的成功率及新生儿的成活率,同时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免疫性炎症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好发于育龄妇女[1]。孕期活动率为50%~70%[2]。一般情况下,SLE不影响妇女妊娠,但合并系统性损害及体内抗体的存在,使得患有SLE的育龄妇女面临狼疮活跃与不良妊娠结局[3]。近年来,诊断技术日益提高,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的运用和发展,使得孕期SLE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孕期患者属于易敏感人群,容易对孕期用药产生忧虑、恐惧心理,容易丧失治疗的信心。研究表明,加强SLE孕妇及胎儿的监护及护理,对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64例SLE孕妇的治疗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SLE患者64例。经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推荐的SLE分类标准[5]。

1.2 分组情况对照组32例: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30.02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首发,平均病程3~5年,初产妇14例,经产妇18例。妊娠期临床分型:静止期20例,活动期12例。观察组患者32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首发,平均病程5~6年,初产妇20例,经产妇12例。妊娠期临床分型:静止期22例,活动期10例[6]。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产前焦虑和抑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泼尼松(剂量1 mg/kg)口服给药,每日早晨服用一次,病情控制后逐步减量甚至停用;观察组患者采取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服用方法,除药物治疗之外,进行密切的护理监护,具体的护理监护如下:

1.3.1 心理护理SLE有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损害,会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另有些患者担心孕期的激素药物使用会对母体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容易造成孕妇患者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心理[7],因此,针对观察组的32例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之外,进行心理疏导,以耐心、诚恳的态度向患者讲述SLE与妊娠的相关知识,运用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关心、慰问,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化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1.3.2 健康指导饮食方面:指导患者食用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食或少食辛辣、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多饮牛奶,注意补充钙质,防止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起居方面:夜眠不少于8h,午休不少于1h;合理用药:皮质激素在SLE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忌私自增减药量或停药;自我防护:夏天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冬天注意保暖,保持劳逸结合,识别病情加重时的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疾病防护:指导患者半个月或1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和血常规,正确判断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3.3 产前护理加强对患者及体内胎儿的监护:(1)及时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应注意及时观察、询问患者皮肤有无瘙痒、新出现皮疹的情况;(2)患者进行间歇性吸氧:1天吸氧2次,1 h/次,从而保证母体的血氧浓度;(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预防感染; (4)对胎儿进行电子胎心监护、B超胎儿监测等监护。

1.3.4 产时护理剖宫产前,充分做好手术准备,做好母体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常规检查,准备好新生儿的抢救及转运准备;孕妇分娩时,助产师进行全程观察产程进展,对孕妇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胎儿进行全程监护。

1.3.5 术后护理产褥期是SLE病情恶化的高峰期,同时,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了患者机体感染的机会。因此,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术后护理以防止产后出血,预防产后感染,认真记录24 h尿量;为避免恶露过多造成的上行感染,每天进行会阴护理两次。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狼疮病情活动指标:进行狼疮疾病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用药后积分下降50%)。实验室指标:24h尿蛋白定量用药后下降50%;血白细胞或血小板降低者,计数上升50%或正常。对比两组患者胎儿分娩成功率。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指标与狼疮活动病情指标结果显示,两组SLE疾病活动指数(DIA)评分、24h尿蛋白、ES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总有效率经过治疗及护理,在治疗SLE效果上,观察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81%)较对照组(显效率为44%,总有效率63%)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观察组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体结果见表2。

2.3 胎儿分娩成功率胎儿的分娩成功率方面,观察组(分娩成功率88%)较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69%)成功率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患者SLEDAI变化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变化

表2 治疗总有效率(%)

表3 两组患者的新生儿成功分娩率对比(n,%)

3 讨论

美国学者华生在其人性科学及人性护理理论中对人性关怀要素做了重要阐述[8]。从本文数据来看,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孕期母婴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合并症,指导患者在院外学会自我观察,定期进行复查,保持病情稳定,都不同程度上使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护理干预可以为SLE合并妊娠病人提供个体优质的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病人及家属对SLE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病人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从而让孕产妇顺利平安度过生产期。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知,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及新生儿的成活率,同时也维护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1]孙瑾,樊宇华.药物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16-17.

[2]沃艳芳,陈静坤.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终止妊娠时机探讨[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1):50-51.

[3]张腊月.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D].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2011.

[4]张颖,谭丽君,汤凤姿.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娩结局[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3):58.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6]江雁.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16例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2,21(9):93-94.

[7]马绮文.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早期妊娠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07-208.

[8]李玉作,朱妮,王金平.人性关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0(8):495-496.

R473.71

B

1004-7115(2015)09-1060-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4-08)

欧水英(1973-),女,广东开平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健康教育、助产工作。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系统性监护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