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6-01 14:37周丽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宁波市

周丽梅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进行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方向,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宁波地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较早地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之一。对宁波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探索和总结我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1902

1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在国际新一轮产业竞争背景下,各国纷纷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从而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首次明确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为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北京、深圳、上海、宁波等经济发达城市相继提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纷纷制定产业规划和相应保障措施,力求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逐步赶超国际水平。2012年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文件确定将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装备等四大新兴产业,并积极研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尽管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还在补充和调整中,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明确的说法。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这一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宁波正处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进一步发挥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大作用,这为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宁波区域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宁波利用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工程,从产业整体发展来看,宁波市已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大批智慧产业迅速壮大,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2013年上半年,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2.4亿元,同比增长7.9%,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4.4亿元,同比增长7.4%;2014年,宁波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在上海大众带动下,实现增加值232.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1.9%。分别从四大战略性产业来看:

(1)新装备产业。宁波高端装备产业在石化、能源、钢铁、文具服装、汽车等为代表的临港大工业基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有了较大提高。2014年宁波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出3.7个百分点。

(2)新材料产业。宁波是我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日具规模。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顺利推进,在高新区、鄞州、北仑和余慈区域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在产业局部领域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产业特色也逐步形成。

(3)新能源产业。2014年,宁波市以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为契机,发布了《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规划》。随着吉利纯电动轿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发展海洋经济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宁波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宁波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色明显,已经形成了液晶光电、集成电路、信息家电、电子商务、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集聚,涌现出一批包括奇美电子、菱茂光电、康强电子、江丰电子、韵升股份有限公司等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集成电路产业链较为完整,已成为国内主要的半导体封装和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外延片、靶材生产基地;电子商务领域被国家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并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评为十大创新创业城市。此外,宁波被列入国家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后,将汇聚两岸优势共同推进基于无线网络的“智慧物流”、“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公共服务”等合作试点应用项目。这些产业合作也将为宁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在过去的三年里,宁波市把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宁波有中国(宁波)材料研究所、中国(宁波)兵器研究院等作为政府公共平台为宁波企业提供服务,还有企业研究院5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84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5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试点企业56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0家,市科技型企业950家。宁波市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宁波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机遇,也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挑战。尽管宁波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产业资源条件与环境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在产业化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诸方面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

3.1高端人才与核心技术缺乏

随着杭州湾经济制造圈正在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区,而且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将对宁波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宁波市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现有的海洋科研机构级别较低,以宁波市级为主,尚无国家级机构,科研整体实力相对不足。尽管宁波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特定项目上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总体上大多是模仿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不够,尤其是宁波节能环保产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相当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还在依赖进口。endprint

3.2产业分布集而不群,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

目前宁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部分领域,如软件、动漫、液晶光电产业等,在政府的引导下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新材料、新能源等自发形成的产业领域,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宁波市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分布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以宁波市三区、北仑区、慈溪市、鄞州区较为集中,呈现一园多点式的空间布局。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生产的三百多家企业中,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多处于孕育期或发展期,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规模小而散,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尚未形成较大经济规模。且多数新材料企业并未有效嵌入本地产业网络体系,缺乏有效的产业交流与融合,导致上下游企业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协作,配套率低,没有通过对接互动形成成本优势,制约了宁波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3投融资产业政策有待完善

新兴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征,由于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成熟,面向产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宁波市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对滞后。据调查,目前宁波市有7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反映资金问题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外,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也有待完善,尽管宁波市已逐步出台一些税收优惠的扶持政策,但相关企业却普遍反映政策衔接还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有效的推动作用。

4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4.1加速技术创新融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宁波在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宁波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速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推进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大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4.2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完善发展机制与政策环境

从历史经验来看,新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引导。宁波市政府应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向,继续吸引社会资本力量投资创办孵化器,加强产学研结合,引导、鼓励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健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创新体系,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4.3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在空间布局方面,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原则,以国家级高新区、北仑区和杭州湾新区为核心圈,引导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集聚,优化新兴产业运行的空间组织,实现各大产业基地、区块之间协同发展,力求在空间上做到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推动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确保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9).

[2]李伟娜.新兴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4).

[3]朱瑞博,刘芸.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4]刘名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与支撑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010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宁波市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新兴产业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