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与防范

2015-06-01 17:17李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汽车企业

李敏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于海外并购的支持,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为此,主要从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海外并购的动因和风险,提出了我国汽车企业行业海外并购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汽车企业;海外并购;风险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48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我国汽车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却不高,特别是在乘用车领域。根据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占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降至40.3%,并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多集中在低端市场,产品竞争力较弱;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跌破100万辆,下降至97.73万辆,同比下降7.5%,汽车出口量占汽车总产量比例过低,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较低。

1海外并购动因

1.1内外部条件成熟

随着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实体经济中影响较大的汽车产业当然也不能避免,国际汽车产业持续低迷,国际汽车巨头们也都相继面临着各自的麻烦。金融危机使美国的汽车市场销量不断下降,通用、克莱斯勒由于资不抵债,相继申请了破产,即使幸运摆脱破产的福特,也是勉强经营;汽车大国的日本也是在泥潭中挣扎,作为日本最大汽车厂商的丰田汽车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对未来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谨慎;而欧洲市场更为糟糕,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汽车厂商更是面临巨大危机。而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中国汽车企业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就是在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吉利宣告收购沃尔沃汽车,虽然福特在金融危机中幸免破产,但是为了优化资产,减轻自身负担,集中精力发展“一个福特”,也不得不将这个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沃尔沃挂牌出售,这是国内汽车业首次完整收购国际轿车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民营车企首度对海外整车品牌收购。

1.2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汽车整车的技术水平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与汽车强国有较大的差距,其整车制造工艺和汽车设计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在过去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政策,但是这种合资模式并没有帮助我国汽车企业掌握多少核心技术,合资企业普遍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再加上国有企业自身不思进取的制度体制弊端,使得我国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不同于合资模式的是,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实施海外收购则可以加速获得国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并通过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3提高品牌知名度

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汽车品牌的形成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和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由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在我国汽车市场上有许多合资品牌,在这些合资品牌的“围剿”下,我国汽车厂商只能选择在低端市场进行“突围”,以至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美誉度不高,并且在国人心中已经形成低价低质的品牌形象,所以中国的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的高端汽车品牌,可以加速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的品牌形象,改变低质低价的印象,从而增强我国汽车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

1.4利于打造国际企业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与国际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其市场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尤其是集中于低端市场,但是由于合资品牌不断地向低端市场“下沉”,低端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对于汽车采取了“限购政策”,使得低端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缓慢,并且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中高端车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国内汽车品牌向上“突围”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我国汽车厂商的不断发展,国内厂商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在注重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将目光瞄向了国际市场。不管是我国汽车厂商的向上“突围”还是向外发展,我国汽车厂商都会受到技术和品牌等因素的阻碍,如何更好地避开这些阻碍因素呢,海外收购则成为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海外并购主要风险

2.1战略差异风险

所谓战略差异是指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在总体发展战略上存在的差异,对于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来讲,主要表现在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价值观、环保理念和市场定位上。国内企业主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应,环保意识不强,市场定位多为中低端产品;而海外汽车行业的环保意识超强、主要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主要定位于高端豪华产品,这都是汽车行业海外并购无法逃避的风险。

2.2整合风险

整合不但是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的首要环节,也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不仅要整合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还要整合企业的管理理念、整体文化和经营风格,真正做到合二为一、完全融合。吉利充分尊重西方成熟的商业文明,使沃尔沃成为一个独立运营并且有自己发展规划的公司。收购后吉利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增加雇员,进一步发展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现代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进而实现沃尔沃的再次辉煌。

2.3财务风险

财务上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被收购企业的巨额债务、巨额的收购价格和并购后的超额营运资金压力。如吉利在并购沃尔沃之前,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沃尔沃2009年全年总亏损已达147亿瑞典法郎,而2009年吉利集团的全部营业收入还不到50亿人民币。且吉利集团还要支付18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庞大的收购价格给吉利带来了巨大的财务负担;当然,并购以后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其生产销售进行资金支持,同时一系列的企业整合也需要大笔资金。endprint

2.4法律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涉及的法律非常繁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各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反垄断法、劳动法等等,而且法律关系又十分复杂。第一,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除了要接受本国法律的限制外,并且还要面临着来自外国法律的规范。跨国并购由于涉及国家较多,并且各国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和规制都提出了严格的法律限制,所以并购公司要熟悉和认真对待所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二,公司的各项治理都要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于知识产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劳工保障、知识产权等方面一定要遵循当地的劳动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的沟通和交流;第三,要注意所涉及国家的反垄断审查问题。

3主要防范措施

3.1充实前期准备工作,谨防海外并购陷阱

在确定好并购目标企业后,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大量资料。首先,要选择专业的并购团队。团队中要有处理并购事务中经验丰富、熟悉不同国家文化、掌握谈判技巧的专业性人才和机构。其次,认真研究目标企业的出售动机,谨防并购陷阱。在选择并购对象时,要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并及时关注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态度。最后,收集各种资料,充分认识并购前后的潜在风险。对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税收制度、法律法规规定、工会制度、会计准则、客户和供应商等进行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和方案,进而消除并购过程中的阻碍。

3.2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规避风险

3.2.1整合专业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为了获取先进技术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在技术整合方面国内汽车企业又面临一些难题:国内企业在购买获得被并购企业地先进技术以后,是否能够进行自主的消化和吸收,而不是形成对外来技术的完全依赖;采取并购而来的先进技术,会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针对这些难题,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另一方面,应根据市场整体发展状况,可以适当放缓对先进技术采用,维持当前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3.2.2整合人力资源

处理好与被并购企业的工会、职工的关系。欧美作为全球福利比较高的国家,对薪资待遇等要求普遍较高,而且工会在其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充分了解被并购企业国家的劳动用工法律,加强与工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获得工会的支持和信任。并购完成后,应建立一套合理的职工安置方案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人才流失和反对并购情绪的滋生。

3.2.3融合企业文化

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所以各个地区的企业也就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东西方企业之间,在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人事方面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整合不当,可能就会带来企业整体效率低下,企业目标不一致,费用支出加大,企业缺少凝聚力等负面影响。我国企业应做到保持自身核心文化和尊重被收购企业现有文化,并且找到双方企业文化的兼容点,在该点的基础上,加强双方文化的融合,以达到有效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璇.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0,(10):39.

[2]王君彩.企业购并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11,(9):26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