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片应用于浅部真菌病中的效果分析

2015-06-05 15:35李忠明孙凯亮周春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氟康唑

李忠明 孙凯亮 周春红

氟康唑片应用于浅部真菌病中的效果分析

李忠明 孙凯亮 周春红

目的 探讨氟康唑片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2例浅部真菌病患者, 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71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氟康唑片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苯甲酸软膏治疗,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任何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914, P<0.05)。结论 浅部真菌病患者采取氟康唑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安全可行, 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氟康唑片;复方苯甲酸软膏;浅部真菌病;效果

真菌病可以根据感染的层面分为全身、皮下与浅表, 临床皮肤病中最为常见的是浅部真菌病[1]。该病涉及到表皮、毛发及指甲的感染, 是由小孢子菌、念珠菌、发癣菌以及马拉色菌感染所引起。国内外关于该病的治疗研究颇多, 有研究证实氟康唑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受到临床的重视[2]。本文作者选取本中心142例浅部真菌病患者采取氟康唑片治疗研究, 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参与实验研究的142例浅部真菌病患者均来自本中心门诊, 患者均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所有患者均符合浅部真菌病临床诊断标准[3]。其中手癣44例,足癣36例, 股癣21例, 花斑癣19例, 念珠菌性龟头炎10例, 指甲真菌病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71例)和实验组(71例), 对照组男35例, 女36例, 年龄9~77岁, 平均年龄(39.4±9.3)岁;实验组男36例, 女35例,年龄7~79岁, 平均年龄(39.6±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苯甲酸软膏(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2820)治疗, 患者外搽该软膏于患处,1~2次/d, 连续用药10 d, 有浸渍糜烂患者先采取0.1%雷佛努尔溶液湿敷, 每5分钟更新一次纱布, 待糜烂部位好转后再使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外搽。实验组患者均口服氟康唑片(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982),1次/周,150.0 mg/次, 连续服用4周。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判,评定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恢复健康;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2%,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激素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 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 临床越来越重视对于真菌病的防治[4]。氟康唑片是一种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 治疗浅部、深部真菌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本文作者采取氟康唑片治疗浅部真菌病, 氟康唑对于真菌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具有较强的抵制力, 其选择性高,水溶性好, 可以口服, 也可静脉推注。氟康唑还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为30 h, 每日一次给药以后.5~7 d达到稳态浓度[5]。本文作者研究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5914, P<0.05), 证实氟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效果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恢复健康;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任何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 予以浅部真菌病患者氟康唑片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出现, 安全性较高, 可进行广泛地临床应用于推广。

[1] 朱文元, 吴绍熙, 倪容之, 等. 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495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4):157-158.

[2] 申华. 氟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50例.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2):126.

[3] 张道军, 黄云丽, 张卫卫, 等. 浅部真菌病2600例病原菌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6):501-503.

[4] 张伟铮, 陈力, 赵瑾, 等.297例浅部真菌病临床及病原菌菌种分析.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 9(1):28-30,35.

[5] 刘维达. 真菌致病的生物学原理浅析及治疗对策初探.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8):535-5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08

2015-03-20]

猜你喜欢
浅部真菌病氟康唑
更 正 声 明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77例儿童甲真菌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氟康唑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效果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