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3例临床观察

2015-06-05 14:34刘建华温清娴周冠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双柏痛风性关节炎

刘建华 温清娴 周冠同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3例临床观察

刘建华 温清娴 周冠同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目的:观察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另使用新加味双柏散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关节疼痛NRS评分与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NRS评分明显更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6%和88.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出现任何明显不适感与不良反应。结论: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新加味双柏散;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是因尿酸盐在软骨、关节囊等组织中的大量聚集,进而导致组织产生病损与炎性反应所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男性居多,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较为常见的病变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疾病发作后患处会产生剧烈疼痛,活动功能出现障碍。本文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1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1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 (63例)。全体患者均满足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已排除不耐受外治患者。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4.5± 5.2)岁。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0±6.3)岁。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且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精氨酸阿司匹林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g,国药准字H20067270)100mg qd、口服秋水仙碱片(昆明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规格:1mg,国药准字H53021534)0.5mg tid、口服碳酸氢钠片(北京燕京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g,国药准字号H11020952)1.0g tid,每日无热量超短波治疗25min。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另使用新加味双柏散外敷。新加味双柏散制备方法为:大黄、黄柏、侧柏、薄菏、泽兰、透骨草、伸筋草、骨碎补、没药、威灵仙,以上10味药按2∶2∶1∶1∶1∶2∶1∶2∶1∶1比例混合,晒干后研磨成细粉备用[2]。使用时,取适量(50g~100g)新加味双柏散粉末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加入适量蜂蜜均匀搅拌,直至形成糊状药膏。将调好的药物平摊在医用橡皮膏上,对患处进行外敷时,敷料覆盖范围至少超过患处1.5cm。敷药时,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患者。直接将敷料放置于患处,边缘使用胶布进行固定[3]。热敷时间每次控制在3~5h以内。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估方法 全体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NRS疼痛强度评分[4],疼痛强度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剧烈。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无任何好转或进一步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9.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对比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经治疗,两组患者痛风症状均获得有效缓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对比 (±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对比 (±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3 8.7±0.5 3.3±1.1△观察组 63 8.6±0.7 1.3±0.4*△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4.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另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明显不适感与不良反应。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是由尿酸盐大量聚集所致,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可辨其为热痹之症,治疗应遵循清热解毒、除湿散瘀的原则,以达到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在过去,临床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然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西药中含有大量激素,并不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5]。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新加味双柏散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黄柏、透骨草、骨碎补等药物,大黄有清热解毒、化滞行瘀之效;黄柏、透骨草则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效;骨碎补等药物则有利于消肿散结,解毒散瘀;薄荷、泽兰则有散风消肿、清热定痛之效。诸药联用,能够有效消除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且通过外敷疗法进行治疗,药效直达患处,有利于促进药物的吸收,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6]。此外,中药药性温和,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相较之下,更适合中老年患者。

在本组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腰背痛NRS评分明显更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6%和88.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出现任何明显不适感与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提示,新加味双柏散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疼痛症状,且不易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孟渊.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19(04):675-677.

[2]丁园园,刘维.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J].四川中医,2011,26(11):48-50.

[3]林晶.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J].海南医学,2013,16(07):2483-2486.

[4]李斌.四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J].新疆中医药,2012,19(04):27-29.

[5]王跃旗,王义军,王磊,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J].环球中医药,2012,26(11):873-877.

[6]王燕丽.痛风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1(05):136-137,146.

R274.3

A

1007-8517(2015)13-0030-02

2015.03.20)

猜你喜欢
双柏痛风性关节炎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的效果分析
勘误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