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2015-06-05 14:34黄必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外治法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黄必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医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黄必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医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内服加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和观察组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外治法和针刺治疗)每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内服加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功能障碍性关节滑膜炎症,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全身各个关节组织都可发病,并会继发不同程度的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的畸变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甚至残疾。本病属于中医学 “痹证”范畴,古代文献中常称之为 “历节、鹤膝风、骨痹、顽痹、筋痹”等。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筋骨关节,久病痰瘀阻络相关。现代医学对本病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治疗,临床疗效欠佳,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能够控制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配合多种中医外治法,疗效较好[1]。笔者对110例RA患者中医内服加外治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10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31例,女性79例,年龄19~51岁,病程为半年至10年,平均(3.5±1.3)年,排除其他系统重大疾病及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中医辨证论治,服用中药汤剂,方药由本科室自拟除痹汤加减,基础方:黄芪30g,杜仲15g,桂枝12g,当归15g,赤芍15g,鸡血藤30g,乌梢蛇10g,蜈蚣6g,全蝎6g,威灵仙10g,木瓜10g,炙甘草6g。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加减,湿热偏重者加黄芩10g、黄柏10g、雷公藤10g;寒湿偏重者淡附片6g,痰湿偏重者加生薏仁20g、土茯苓30g、六月雪30g;脾虚明显者加淮山药15g、白术15g;肾虚明显这加川断15g;久病气滞血瘀加乳香15g、没药15g、红花15g、川牛膝15g、地龙10g;肝肾阴虚者加生地20g、麦冬15g、白芍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肝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5g、鹿角片10g、狗脊15g、巴戟天10g;腰痛明显加川断15g;颈项痛者加葛根15g;背部疼痛加白芷15g;下肢痛甚加川牛膝15g;饮片由本院中药房提供,每日一剂,水煎400ml每日两次分服。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熏洗及温针灸。中药熏洗方:艾叶30g,红花30g,川断20g,威灵仙20g,伸筋草30g,桑枝30g,路路通30g,羌活20g,独活20g,桂枝20g,川乌15g,细辛20g,透骨草40g,青风藤30。煎汤熏洗患处,并用药渣外敷患处;温针灸取穴主穴:外关、曲池、阳陵泉、足三里,配穴选择风池、合谷、太冲、阴陵泉、血海、八邪等,按照症状选择8组穴位,进针平补平泻,并进行温灸。两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判。

1.3 疗效观察 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判定疗效,按照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分为显效: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疼痛明显缓解;有效: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好转,疼痛减轻;无效:关节活动度及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7.2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RA是一种难治的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关节炎症反应,减轻和抑制软骨及骨的骨质损害,保持肌肉、关节的活动性,但临床上并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改善症状和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主要有本虚和标实两方面:正气亏虚,外邪易袭;外邪伤正,气血不足愈甚。因此虚实相互夹杂,甚为难治。正虚是本病的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乘袭肢体关节肌肉,阻滞经络而至本病。风湿之邪侵袭人体后,可从阳化热、从阴生寒,病久气滞血瘀,更加阻遏阳气。最终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关节筋骨损伤,肢体废用。中医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从人是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4]。本科室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除痹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中黄芪、杜仲补肾益气;当归、赤芍、木瓜养血调肝;桂枝、鸡血藤行气通络;乌梢蛇、蜈蚣、全蝎、威灵仙祛风通络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虚实并用,攻补兼施,起到益气补肾,通络止痛之功,再结合患者舌苔脉象及症情偏颇进行辨证加减,更具有针对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外治法在本病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中药熏洗、外敷、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5]。中药熏洗是选择具有温经活络功效的中药煎煮后对痹证局部进行外洗,能够起到疏通腠理、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温热的刺激和局部用药有利于药液经皮肤吸收,增强药液的效果。针灸是经络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通过手法施针以调节阴阳疏通腠理,另一方面,以温针增加对经络的刺激强度,能够增加其对气血的调和,疗效更佳。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中医内服联合外治法能够显著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关节活动情况,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汤剂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内服联合外治法及针刺治疗RA疗效较好,可推广使用。

[1]郑继宇,张文涛,李为理,等.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18:59-60.

[2]黄耀德.我院近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中医处方分析 [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刘枫,董平高.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J].四川中医,2009,04:63-64.

[5]唐瑛,肖力强,江花,等.中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J].中医外治杂志,2012,06:47-49.

R593.22

A

1007-8517(2015)13-0041-02

2015.05.10)

猜你喜欢
外治法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