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5例临床观察

2015-06-05 14:34蔡春燕谭凤珠陈小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宫素出血量产后

蔡春燕 谭凤珠 陈小华

广东省阳东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阳东 529931

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5例临床观察

蔡春燕 谭凤珠 陈小华

广东省阳东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阳东 529931

目的:观察应用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胎儿分娩后出血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5例(出血量>500ml)与对照组67例(出血量<500ml)。试验组患者应用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宫缩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出血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无行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对照组2例患者实施部分或全部子宫切除术,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显著减少,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雌激素;宫缩剂;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目前全球产妇死亡主要诱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80%左右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1],我院从2012年3月开始研究雌激素联合宫缩剂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13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据胎儿分娩后24h内出血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5例(出血量>500ml)与对照组67例(出血量<500ml)。试验组患者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5.5± 3.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1.5)周;孕产次为1~3次,平均(1.5±0.5)次;身高为159~168cm,平均(163.5±4.5)cm;体重为65~75kg,平均(70.5± 4.5)kg。对照组患者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6.5± 4.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1.8)周;孕产次为1~3次,平均(1.8±0.8)次;身高为158~170cm,平均(164.5±5.5)cm;体重为66~74kg,平均(71.5± 5.5)kg。排除心脑肾肝功能不全者,无法配合治疗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后,给予子宫按摩,分娩胎盘前使用缩宫素 (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50)20U静脉滴注。试验组患者缩宫素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应用缩宫素效果不明显时,且产后出血总量达到500m l以上,给予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 (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822)4mg。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缩宫素使用总量应低于80U。患者产后出血总量达到2000ml,宫缩仍乏力者,并伴有活动出血者,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可给予部分或全部子宫切除术[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内出血量,有无手术切除子宫或死亡等病例出现。出血量应用容积法测量,即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准确度较高[3]。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量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量对比(ml,±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量对比(ml,±s)

2~24h试验组组别 例数 治疗后2h内 治疗后65 585.5±222.5 105.5±75.5对照组67 885.5±367.5 168.5±69.5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试验组无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对照组2例患者因出血量超过2000ml给予部分或全部子宫切除术治疗,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指孕妇分娩后24h内出血量高于500ml或产后2h出血量高于400m l,属于产妇分娩并发症,大多数由宫收缩乏力引发,在我国发病率可达3%~5%,严重者危及孕产妇生命[4]。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导致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疤痕子宫等出现几率增高,导致产后出血发病率增高,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的重视程度亦随之提升[4]。

有研究结果显示[5],通常产妇分娩胎盘后,子宫肌层马上发生回缩,挤压宫壁血管并开放血窦,导致血流中断,产生血栓,快速降低血管中血液量。子宫回缩具止血效果,若产妇分娩后子宫肌纤维出现乏力现象,影响回缩,即可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缩宫素具有可激发子宫上段节律性回缩作用,从而降低子宫出血量。当体内缩宫素水平达到饱和临界饱和点时,虽加大缩宫素剂量但止血效果却不明显,另外缩宫素过量时可引发水中毒现象。机体雌激素具调控子宫肌纤维回缩效果的作用,通过调节子宫平滑肌组织细胞中收缩蛋白水平,调节其收缩作用,增大肌纤维运动能力,提高子宫肌层兴奋度,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度[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宫缩素治疗,患者的出血量为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雌激素可提高机体凝血因子、血小板产生速度,当患者分娩后,促进子宫回缩挤压宫壁血管并开放血窦,降低产后的出血量。

宫缩剂仅对宫体有作用,对子宫下段作用较差,且个体敏感性差异大,有时为挽救孕产妇生命不得不切除子宫[6]。雌激素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作用强而有力,对宫体及子宫下段均有效果,跟既往的治疗方法相比,其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治疗有效,操作方便、安全、快捷,为非创伤性治疗,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和身体损伤,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无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对照组2例患者因出血量超过2000ml给予部分或全部子宫切除术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雌激素联合宫缩剂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显著减少,避免了手术切除子宫或患者死亡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1(2):149-151.

[2]胡俊.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1(25):85.

[3]董艳红.6O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 [J].药物与人,2014,11(10):235-236.

[4]郝仕娟.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1(3):364-365.

[5]魏晓燕.应用雌激素改良式B-Lynch术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12,11(4):60-61.

[6]宋梅,成书玲,谭秋红,等.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1(11):48-49.

R714.46+1

A

1007-8517(2015)13-0045-02

2015.05.12

猜你喜欢
宫素出血量产后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