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05例中的应用

2015-06-05 14:34李惠珍谢炀仙褥简英陈美雁孔妍婷侯艳清苏羽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出院住院

李惠珍 谢炀仙 褥简英 陈美雁 孔妍婷 侯艳清 苏羽静

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封开 526533

家庭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05例中的应用

李惠珍 谢炀仙 褥简英 陈美雁 孔妍婷 侯艳清 苏羽静

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封开 52653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预防农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的可行性,为预防农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提供科学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护理干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病人出院标准给予出院,出院后护士不进行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由专人负责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患者出院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再次住院率。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210例患者在出院时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以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的有11例患者,再次住院率为10.47%,而对照组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的有23例患者,再次住院率为21.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评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农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可推广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家庭护理干预;复发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是指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1-2]。该病患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疾病,以老年人多见,患病率为3%~5%,50岁以上患病率为13%[3-4]。科学合理的预防农村老年支气管炎患者的复发,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5]。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对210例农村老年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家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确诊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护理干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实验组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7.1)岁,病程2~10年,平均(3.5±1.7)年;对照组男性中52例,女性53例,年龄55~69岁,平均年龄(63.3±6.5)岁,病程2~10年,平均(3.6±2.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按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患者可长期随访、愿意配合、无语言沟通障碍及智力障碍者,男性患者年龄>60岁,女性患者年龄>55岁可纳入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肺气肿、肺心病,继发性高血压及肝、肾、脑、神经、精神、内分泌等疾病[6]。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病人出院标准给予出院,出院后不进行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由专人负责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3.1 建立健康档案 出院时为每一位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内容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病史、出院时间、家庭住址、电话、护理干预进行的主要内容及时间等。

1.3.2 护理干预模式 护理干预模式前期以家庭访视的方式进行,后期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

1.3.3 干预时间 患者出院后的前2个月,每两周进行一次家庭随访,每名患者一共进行4次,第3个月至第12个月,每月电话随访干预1次,在第6个月及第12个月的时候增加一次家庭随访干预。

1.3.4 干预内容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患者的营养,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在家里进行合理的氧疗,每个家庭均配备家用制氧机,每天吸氧4~5h;督促患者每天均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以强身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教会患者使用腹式呼吸的技巧;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有效的排痰技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干净卫生,通风良好。

1.4 评价指标

1.4.1 患者再次住院情况评价 分析统计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的情况。

1.4.2 患者肺功能评价 肺功能评定用Vmax Encore20肺功能仪从 12个方面观察肺功能变化情况,即肺活量(VC)、深吸气量 (IC)、补呼气量 (ERV)、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残气/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50%用力呼气流速(V50)、75%用力呼气流速(V75)。

1.4.3 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生存质量评定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包括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3个方面,0分表示对生活质量没有影响,100分表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分值波动在4%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 纳入本次研究的210例患者在出院时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以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 (L,±s)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 (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 出院前出院1年3.21±0.28 IV 1.92±0.43 1.92±0.24 2.41±0.18* 1.97±0.12 ERV 1.05±0.24 1.06±0.24 1.45±0.34* 1.02±0.26 RV 1.82±0.26 1.84±0.29 1.635±0.48* 1.868±0.25 TLC 4.58±0.24 4.51±0.63 4.68±0.87* 4.51±0.64 RV/TLC/% 37.56±3.57 36.57±3.58 34.12±0.24* 36.25±1.37 FVC 3.16±0.46 3.18±0.62 3.57±0.54* 3.19±0.28 FEV1 2.95±0.54 2.94±0.48 3.42±0.46* 2.87±0.36 FEV1/FVC/% 77.25±7.21 77.16±5.84 89.54±7.21* 78.24±2.57 REF/L/S 3.89±1.36 3.84±1.05 5.26±1.24* 3.94±1.17 V50/L/S 0.97±0.52 0.96±0.51 1.69±0.37* 0.89±0.64 V75/L/S 0.53±0.24 0.55±0.29 0.85±0.39*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VC 3.02±0.12 3.06±0.27 3.63±0.24*0.53±0.29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整体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的有11例,再次住院率为10.47%,而对照组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的有23例,再次住院率为21.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后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症状 活动能力 疾病影响实验组105 55.12±10.12* 62.45±9.36 61.02±11.56*对照组105 68.52±12.35 87.54±11.27 68.49±14.58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寿命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难题。乡镇卫生院以及乡镇级别的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方面需求。所以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仍然是依靠居家养老的模式,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是在医院治疗后经过了疾病急性期就需回到家里生活,他们往往由于年龄过高或疾病严重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完全自理,需要照顾者的照护[7]。农村居民多数医学知识匮乏,家庭照顾者对老年人的照顾缺乏合理性,力不从心,且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其照顾者对健康有极高的需求,而目前的乡镇卫生资源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寻求一种方式能够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满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疾病的缓解期,生活基本能够完全自理,临床症状不明显,偶尔会有轻度的咳嗽,无痰或者排除少量白色痰液。但是慢性支气管炎如果控制不好,易急性发作,患者咳嗽加剧并伴有气喘等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期常常需要住院治疗[8]。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尤其在疾病缓解期做好预防,可减少急性发作。做好预防工作,应在疾病缓解期做好心肺功能锻炼,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恰当的营养疗法来增强机体免疫力。患者出院后,在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护理难题,需在责任护士的专业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本研究的实验组患者是在出院后由医护人员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营养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下降,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容易停留并加速繁殖,进一步发展将严重降低肺功能。本研究的实验组患者中的吸烟患者,在责任护士的督促指导下进行戒烟,一年以后,其V50、V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吸烟患者戒烟后的小气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有研究结果显示[9],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以后,患者的膈肌活动度会得到明显的加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气短气喘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消除上述症状,本研究的实验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其VC、IC、ERV、FVC、FEV1、FEV1/FVC、P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再次住院的病人也明显要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结果显示[10],家庭成员的支持能够提高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家庭成员的支持可以使患者得到长期有效的照顾,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支持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持之以恒地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农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可推广应用。

[1]贲小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3,2(22):214.

[2]王锡英,兰美莲,凌春梅.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240.

[3]余为.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0,29(30):79.

[4]缪忠.薛建华.在农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应用饮食呼吸操法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84-85.

[5]王东升.61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32):99.

[6]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7]姜明敏.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的疗养[J].中国疗养医学,2009,10(18):896.

[8]Vignola AM.Releas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and fibronectin by alveolar macrophages in airway diseases[J].Clin Exp Immunol,1996,106(1):114-119.

[9]James H,Stewart J,Wu T,et al.Airway inflammation[J].Ann Inter Med,1995,123(4):288-304.

[10]张慧,罗明.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3):61-62.

R473.2

A

1007-8517(2015)13-0111-02

2015.04.14)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出院住院
妈妈住院了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