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白介素-6、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5-06-05 15:34曾海江董显燕黄郁波
医疗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系膜脂蛋白肾小球

曾海江,董显燕,黄郁波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白介素-6、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曾海江,董显燕,黄郁波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探讨原发性综合征(PNS)患儿治疗前后血白介素-6(IL-6)、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确诊为PNS的患儿38例,足量激素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血IL-6及脂蛋白a,依照治疗8周后尿蛋白是否转阴分为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回顾比较两组血IL-6及脂蛋白a水平。另以健康儿童27例为对照组,亦检测血IL-6及脂蛋白a。结果:PNS患儿治疗前,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血IL-6及脂蛋白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间血IL-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间脂蛋白a比较差异显著(P<0.05)。激素治疗8周后,激素敏感组血IL-6及脂蛋白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激素耐药组治疗后血IL-6及脂蛋白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IL-6及脂蛋白a水平可判断PNS的病情程度,脂蛋白a对PNS患儿激素敏感性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儿童肾病综合征;白介素-6;脂蛋白a

PNS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高发人群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PNS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脂质代谢紊乱,而IL-6及脂蛋白a可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肾小球硬化。本研究通过检测38例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的血IL-6及脂蛋白a,探讨血IL-6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PNS患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3~10岁。所有病例均为原发性,初发型,均符合2001年全国儿科肾脏疾病诊断标准[1]。除外血液、肝脏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给予激素及抗凝治疗。另随机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7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岁8月~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NS患儿依照足量泼尼松2 mg/(kg·d)治疗8周是否转阴,分为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

1.2 方法:PNS患儿入院次日(激素治疗前)清晨空腹抽血查IL-6及脂蛋白a,同时常规检测肾功能、尿蛋白等。给予足量泼尼松2 mg/(kg·d)治疗8周后给予复查以上指标。对照组同时检测上述指标。IL-6及脂蛋白a检测均采用ELISA法测定。

2 结果

PNS患儿治疗前、后血IL-6及脂蛋白a与对照组儿童比较:PNS患儿治疗前IL-6及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间血IL-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间脂蛋白a比较差异显著(P<0.05)。激素治疗8周后,激素敏感组血IL-6及脂蛋白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激素耐药组治疗后血IL-6及脂蛋白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P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机制包括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紊乱等。IL-6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有促进分化成熟的B细胞分泌抗体,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的生成等作用,还可以刺激系膜细胞产生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引起肾脏免疫损伤,在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PNS患儿体内存在上述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本研究结果显示,激素治疗前PNS患儿,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血IL-6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PNS急性期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产生增加[2]。激素敏感组治疗后,尿白蛋白转阴,血IL-6明显下降;而激素耐药组治疗后血IL-6无明显下降,提示该组患儿病变仍处于活动期。

脂蛋白a其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和apoB100分子,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可以携带大量胆固醇结合于血管壁上,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肾脏在血脂蛋白a的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肾移植脂蛋白异常的实验结果提示肾脏可能参与了脂蛋白a的分解代谢,也可能产生一些因子影响肝脏合成脂蛋白a。脂蛋白a主要在肝脏合成,低白蛋白血症、炎症因子如IL-6等可促进肝细胞合成脂蛋白a,PNS患儿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从而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刺激肝脏合成的各种脂蛋白增加。脂蛋白a沉积在肾小球,可通过刺激系膜细胞DNA合成和多种细胞因子生成、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积极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在本研究中,治疗前PNS患儿,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脂蛋白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Kuqe Y等报道一致。治疗后激素敏感组脂蛋白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激素耐药组下降不明显,证实尿蛋白丢失导致体内脂蛋白a合成增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脂蛋白a差异显著,其机制可能是激素耐药组中系膜增生性肾炎等比例较高,可能与脂蛋白a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从而加重病变有关[3]。日本学者Yoshizawa等研究提示高脂血症可能是导致激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Atila等认为ApoE基因的多态性与激素耐药有一定的关系[4]。其详细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表1 PNS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IL-6及脂蛋白a水平的比较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血IL-6及脂蛋白a与PN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脂蛋白a对PNS患儿激素敏感性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749.

[2]于力,卓美瑛,杨小苏,等.肾病综合征患儿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83-485.

[3]郑丹侠,韩庆烽,朱宁,等.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蛋白a水平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4):373-375.

[4]陈永兴,张秋业.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9):1346-1348.

R725

B

1002-2376(2015)11-0008-02

2015-08-27

猜你喜欢
系膜脂蛋白肾小球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低密度脂蛋白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