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TPPA“可疑”结果的分析

2015-06-05 08:39陈波王小明廖洁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梅毒阴性抗体

陈波,王小明,廖洁

(萍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337055)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syphilis)的病原体[1]。TP感染人体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官和皮肤,晚期几乎累及全身所有脏器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给机体造成严重危害。TP的早期诊断对于梅毒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国内实验室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确证试验方法为TPPA(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虽然TPP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出现一些“可疑”反应(注:参照赛乐迪亚TPPA说明书,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判定为“可疑”),从而对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扰。所以,本文将对造成TPPA结果呈“可疑”的相关因素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0日我院门、急诊和住院临床可疑梅毒患者血清样本3403份。临床可疑梅毒患者包括有梅毒可疑临床表现、或有高危行为、或母亲患有梅毒的婴幼儿、或既往有梅毒病史、梅毒暴露史等。

1.2 仪器与试剂 TPPA法试剂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室温条件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液将血清依次稀释,然后分别加入未致敏和致敏粒子,震荡数秒,静置2h后观察结果(以1:80稀释倍数为准)。为减少实验操作的偶然误差,所有结果均由两位检验人员共同判读;所有“可疑”结果均用不同批次试剂重复2遍实验,由两位检验人员最终判读。判读标准: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判定为“可疑”。阴性及阳性判读严格按操作说明书判读。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0日我院门、急诊和住院临床可疑梅毒患者样本3403份进行TPPA检测,其中结果判读为“阳性”或“阴性”标本为3363例,判读为“可疑”标本为40例。具体统计见表1~表3。分析,χ2=21.257,ν=2,P<0.05(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1岁及≥60岁的患者血清TPPA检测更易出现可疑结果。

表1 不同年龄组的TPPA检测结果

表2 HSV、TPPA联合检测结果

表2的结果经χ2检验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显示HSV阳性与TPPA结果呈“可疑”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 (P<0.05);并且风险评估显示,“可疑”的OR值为13.234,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4.414~39.675,不包含1,提示HSV可能是导致TPPA结果呈“可疑”的影响因素。

表3 HIV、TPPA联合检测结果

表3的结果经χ2检验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显示HIV阳性与TPPA结果呈“可疑”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 (P<0.05);并且风险评估显示,“可疑”的OR值为5.266,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 1.572~17.634,不包含1,提示HIV可能是导致TPPA结果呈“可疑”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PPA及TRUST等等[2]。由于TPPA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85%~100%)及特异性(98%~100%)[3],通常被视为梅毒的确证实验[4]。但是在临床工作中,还是会遇见TPPA结果不易判读,即呈“可疑”的情况。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分析,年龄≤1岁及≥60岁的患者血清TPPA检测更易出现“可疑”结果。这可能是与这部分人的自身免疫环境的改变有关。有报道称,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及白血病等慢性疾病,产生交叉性梅毒抗体成分而发生交叉反应以及其他原因导致TPPA血清学结果不易判读[5]。TPPA主要是检测血清中TP-IgG,通常新生儿感染TP后需要4~12周甚至更久才能明确检出[6],而梅毒孕妇体内的TP-IgG可穿透胎盘滋养层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在15%未感染的婴儿体内存留12~15个月[7],这可能是导致婴幼儿血清TPPA检测易出现“可疑”结果的原因。

另外本实验发现,有HSV或HIV感染的患者的TPPA结果也较容易出现“可疑”结果。这可能是HSV的抗体与TP抗体有交叉的缘故,不过有待进一步证实。当然,有报道称,有些合并感染HSV的梅毒患者,梅毒的Real-time PCR结果反而会呈现阴性[8]。同时,也有一些HIV感染影响梅毒检测结果的报道,如Turbadkar D等[9]研究发现HIV感染可使患者血清中产生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卵磷脂抗体,从而影响梅毒初筛实验的结果,导致HIV感染患者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或RPR假阳性率高于非HIV感染者。孔雷等[10]报道,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查可呈假阴性或阳性结果的延迟出现。Maple PA等[11]报道了26例TPPA呈假阴性的梅毒患者,其中有14例合并有HIV感染,其分析可能因为HIV阳性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受损,梅毒抗体滴度过低所致。

总之,TPPA检测结果可作为样本中是否含有TP抗体的判断依据,但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可疑”结果,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价。

[1]Workow KA,Berman SM.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MMWR Recomm Rep,2006,55(36):997-1002.

[2]张波.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173-175.

[3]Peeling RW,Mabey D,Herring A,et al.Why do we need qualityassured diagnostic tests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J].Nat Rev Microbiol,2006,4(12):909-921.

[4]王长海,吕长坤.梅毒螺旋体感染筛选A法的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609-610.

[5]王蓓,史光英.204例ELISA法测梅毒抗体阳性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3):2752-2753.

[6]欧阳怡,苗岩,祖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1):869-871.

[7]Rawstron SA,Mehta S,Marcellino L,et al.Congenital syphilis and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test reactivity after the age of 1 year[J].Sex Transm Dis,2001,28(7):412-416.

[8]Heymans R,van der Helm JJ,de Vries H,et al.Clinical Value of Treponema pallidum Real-Time PCR for Diagnosis of Syphilis[J].J Clin Microbiol,2010,48(2):497-502.

[9]Turbadkar D,Mathur M,Gaikwad S.Prevalence of syphilis among HIV-seroreactive patients[J].Indian J Sex Transm Dis,2007,28(2):9l-93.

[10]孔雷,季必华.合并HIV感染的梅毒特点[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36(1):22-24.

[11]Maple PA,Ratcliffe D,Smit E.Characteriz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negative sera following screening by treponemal total antibody enzyme immunoassays[J].Clin Vaccine Immunol,2010,17(11):1718-1722.

猜你喜欢
梅毒阴性抗体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