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用梅毒检测试验在基层医院的合理应用

2015-06-05 08:39刘建侠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特异性

刘建侠

(天津西青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38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 P)所引起的一种经典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血液和垂直传播,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3年报告发病率达32.86/10万,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排序第三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2,3]。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其中隐性梅毒有隐匿性,病原体长期在体内潜伏,又成为流行的重要传染介质[4]。梅毒几乎能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包括骨、关节、眼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孕妇感染尚可造成胎传梅毒,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身心健康,因此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在梅毒的筛查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基层医院常用的四种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合理应用,本文做如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10例梅毒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阳性标本和200例标本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性病门诊及住院筛查的患者,其中,男186例,女124例。

1.2 仪器与试剂 TECAN洗板机、TECAN Sunrise全自动酶标仪、微量震荡仪 、RPR旋转仪 。TPELISA和RPR试剂选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PA试剂为选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TP-RT试剂选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将每份标本均进行TP-ELISA、RPR、TP-RT检测。所有试验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 将 TP-ELISA、RPR、TP-RT与TPPA结果进行比较,采用 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TPPA、TP-ELISA、RPR、TP-RT 检测结果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9种不同组合见表1。

表 1 TPPA、TP-ELISA、RPR、TP-RT 检测结果

2.2TP-ELISA、TP-RT、RPR的结果比较 TPELISA、TP-RT与TPPA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94,0.95。RPR的检出率的为61.82%。见表2。

3 讨论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分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人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出现特异性IgM约需2周,随后出现出现IgG,IgG抗体常伴随终身;而非特异性抗体临床疗效观察的出现较特异性 抗 体 约 晚 2~3周[5]。ELISA与TPPA法检测的是梅毒IgG和IgM的混合抗体,IgG抗体在治愈后相当长的时间仍可为阳性,所以不能作为疗效监测指标[6]。非特异抗体是抗类脂质抗体,其滴度检查用于判断疗效和复发。为了准确诊断梅毒,这两类试验都必不可少。

表2 TP-ELISA、RPR、TP-RT与TPPA结果比较

本组资料中,TP-ELISA、TP-RT与TPPA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94,0.95,证明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之间一致性较好。由于RPR检测的类脂质抗体,检出率为61.82%,假阳性率0.05%。

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有两种程序,程序一:以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进行初筛,再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进行确认。程序二:是先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的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如果按程序一进行,本研究110例TPPA阳性的患者中RPR阳性为68例,32例漏诊的患者中包括梅毒早期患者。这是由于对于一期梅毒早期、晚期梅毒、隐性梅毒,RPR缺乏足够的敏感性。此外,高滴度的血清样品也会由于前带现象而导致RPR假阴性。因此,以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进行初筛不符合筛查方法高敏感性的要求。以程序二进行,既客服漏检,又节约了人力和试剂。TPPA检测原理是将梅毒螺旋体Nichol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于明胶颗粒上,致敏颗粒与检测样中的抗T P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凝聚反应[7]。TPPA敏感度高,能同时检测IgG型和IgM型抗体,不需要特殊仪器,操作简便,适合于小批量标本,2~3h出报告,用于甄别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稳定可靠、易判断,是目前公认的梅毒确认试验,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8,9]。因此,对于小批量标本,基层医院适合选择TPPA作为筛查方法。对于大批量标本,适合选用TPELISA作为筛查方法。EL ISA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利用酶的放大系统,且具有双重识别机制使假阳性和假阴性不易出现,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许多学者认为E LISA法是梅毒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方法[10]。大量的试验表明其与TPPA有较好的一致性[11,12],但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发现仍有7例不符。因此,TP-ELISA阳性后,需再用TPPA进行确认或动态观察。对于性病门诊等高危人群,适合TPPA和RPR同时检测。对于梅毒病人疗效观察,则可直接进行RPR定量试验。

TP-RT多采用金标记的双抗原夹心法,操作简便,快速,单人份使用,特异性好,但敏感度较TPPA和TP-ELISA略低,尤其使用于急诊,对于TPPA较高滴度的病人可以作为TPPA结果的复核,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排除了试验因素引起的假阳性,如与TPPA不符,仍需复查TPPA。

此外,在梅毒筛查中经常发现老年人TPPA阳性,RPR阴性或低滴度阳性,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且报道了老年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假阳性率高的现象[13,14]。对于这种情况,应结合接触史,临床表现,治疗史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照性病诊疗规范要求,以动态观察;对不确定标本应当用WB法做最后的确认。不能轻易做临床诊断,否则很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15]。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梅毒的血清学试验方法的特点并合理应用非常重要,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标本量小,有的医院尚未购置酶标仪及洗板机,适合先用TPPA进行筛选,阳性的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大批量查体标本可选用TP-ELISA筛查,阳性的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血清学试验和TPPA确认。

[1]Cabe A,Rollin B,Pierre-Francois S,et a1.Reemergence of syphilisin Martinique,2001-2008[J].Emerg Infect Dis,2010,16(1):106-109.

[2]龚向东,岳晓丽,腾菲,等.2000-2013年中国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华皮肤病杂志,2014,47(5):310-315.

[3]刘婷,王亮.隐性梅毒及其实验室检查局限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97-398.

[4]李军,王林娜,郑和义,等.1125例梅毒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2):185-189.

[5]陈刚.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59.

[6]黎新桂,周红翠,尹承祥.三种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应用评估[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3):276-277.

[7]亚梅,王文鼎.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J].海南医学,2013,8(24):1168.

[8]胥国强,康清秀,蒲泽宴,等.4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的比较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1,32(16):1869-1870.

[9]周爱国,钱厚明.梅毒血清学检测应重视检测方法的选择[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65-57.

[10]陈龙菊,高艳,梁其隆 .3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2):1075-1076.

[11]赵艳梅,周子昱,曹红荣,等.徐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ELISA和TPPA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55-257.

[12]王伦善,吕蓉,盛琪琪,等.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CO值与TPPA结果相关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26-127.

[13]林丽蓉,杨波,潘锡涛,等.潜在的血源传播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91-1494.

[14]姚春红,邓建平.老年人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J].2009,27(5):575.

[15]王林娜,郑和义,左亚冈,等.50例老年梅毒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2):198-200.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特异性
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