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如意”和田玉把件释读

2015-06-05 09:22叶宏
收藏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样样和田玉羊羔

叶宏

“雕必有寓意”。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用玉石雕刻的每款作品、各种图案都是有所寄托、有一定的深刻含意。笔者所收藏的这件和田玉把件,运用圆雕工艺将一块玉料雕刻成了依偎在一起的大小两只羊,并巧妙地保留和利用其洒金皮壳,在旁边雕了个如意的造型。如此雕刻的设计与构思是想反映一种什么美好的寓意呢?明眼人一看便会由“羊羊”与“如意”,而自然而然地想到“样样如意”。

羊为六畜之一,有温顺、文雅的品质,且能带给人类口味之福。在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与“羊”有关的文字几乎都和美好的事物有关,如“美”、“祥”、“善”等,都是褒义词,无不表示褒扬、称颂之意。羊是传统观念中能给人带来幸运的动物,在古代就被视为吉祥物,并常被借代为“阳”、“祥”。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西汉大儒董仲舒也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并在《春秋繁露·执贽》中写道:“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欤!”大意是说:羊羔有角,却并不抵触——好仁;羊被捉,却并不哀叫——不惧怕以死就义;羊羔吃奶,总是跪着接受哺乳——知礼,所以语言中常以“羊”为“祥”。可见,羊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对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领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羊”也因此而成为古今画家、木工、雕匠喜爱表现的寓意吉祥的题材。

而“如意”也是一种象征吉祥的装饰题材。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其造型源于古代的“爪仗”,即俗称的“不求人”、“痒痒挠”。因其具有“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的功用,而又得“如意”之名。佛教自汉朝传入后,“如意”作为佛教徒随身装备之一在国内流行开来,佛像手持的如意也逐渐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到唐朝时如意的使用功能被装饰功能所取代,而成为被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这件“样样如意”玉把件,将大小两只羊雕在一起,母羊护子,子羊依母,并用“如意”来增“色”,取其事事、样样皆如意之意,既充满着慈爱祥和、承载着“万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又具有和田玉细腻油润、温柔内敛的特质,所以特别讨人喜爱。(责编:禹默)

猜你喜欢
样样和田玉羊羔
怀揣羊羔的老人
和田玉子料特征
做一只永远欢跳的小羊羔
山里娃
小羊羔大跳高
筷子
伊伊讲故事
改 变
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