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浅绛彩和新粉彩

2015-06-05 09:23空谷
收藏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珠山瓷画彩瓷

空谷

随着晚清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瓷逐步被人们关注和喜爱,浅绛彩和新粉彩之间的优劣评判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就目前情况看,浅绛彩和新粉彩确实各有一批推崇者,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两者兼收并蓄的态度。

究竟怎样科学合理地判断浅绛彩与新粉彩瓷的艺术品位和经济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以淡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中国画近似的—种瓷绘艺术品。其题材不仅仅局限于山水,尚有人物、花鸟、博古瑞兽之类。浅绛彩一反传统官窑彩瓷色彩鲜丽、浓重的特征,以其深厚的文人内涵和清新淡雅的绘画风格,深受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并影响带动了平民百姓。一时间无论实用器还是陈设瓷,都在学习汲取浅绛彩瓷的风格。景德镇由此诞生了一批专画浅绛彩的名家,包括后来成为“珠山八友”的王琦等人,都涉足过浅绛彩。一般认为,浅绛彩瓷的成熟落地,以75岁老画家胡夔的“一百二十有零图”尊为标志,直到民国初年逐步衰落。浅绛画虽然只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兴盛了几十年,但它开创性地将一批具有极高艺术天分的文人画家,吸收到瓷绘艺术领域,冲破了官窑烧造的一些清规戒律,解放了瓷绘的创作思路,开辟了在瓷品上题诗、落款、纪年等风气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光辉篇章。浅绛彩瓷是中国瓷绘艺术从匠作到艺术创作的最鲜明的分水岭。

继之而起的新粉彩则延续和继承了浅绛彩的艺术创作之风,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技法,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改进用料,形成了一种兼工带写,色彩艳丽、浓重的一种瓷画形式,其笔法、墨韵、色彩虽也类似中国的传统绘画,但由于彩料的特性,用笔气韵已经与传统文人画产生了明显区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相对安定,景德镇民窑彩绘业有所发展,彩绘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局面。随着景德镇御窑厂窑火熄灭,以及浅绛彩开创初期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师级瓷绘画师的离世,浅绛彩瓷开始衰落,一批知名艺人流入民间。其时的绘瓷行业除景德镇“红店”(一种专绘粉彩、专门代客加工绘画瓷器的工场)之外,还聚集着许多行外的艺人,如晚清时在杭州绘制扇子的江西婺源人汪晓棠,以及捏面艺人、江西新建人王琦,四川籍的石刻名手周小松等。潘陶宇、汪晓棠在新的制瓷工艺和彩料技术的基础上,开创了民国新粉彩瓷画。两人的新粉彩瓷画成名于民国初年,影响了整个景德镇的瓷画风格。二十年代后期,潘、汪两人英年早逝,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了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多以八人合作的形式,画八块长条瓷板组合成一套画屏销售,销路很好,人见人爱,称之“八友之作”或“珠山八友”。从此以后,重彩浓墨的新粉彩逐步取代了风靡一时的浅绛彩。

浅绛彩被新粉彩所取代,究其主要原因,我想,其中固然有浅绛彩色域较窄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浅绛彩本来就是一个小众的雅玩之物,它并不能满足新兴富人阶层的审美嗜好。而且随着早期浅绛画师的老去,历史机缘所造就的大师级的浅绛精英人物难再涌现。虽然社会上浅绛彩瓷绘创作从数量上不断扩大,但艺术水平上则渐渐流于末路。所以,当色域比浅绛彩宽广丰富、色彩更加艳丽华美的新粉彩出现,迅速适应了新兴商人阶层的审美需求,新粉彩取代浅绛彩便成为大势所趋,“珠山八友”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

新粉彩的绘法与浅绛彩具有直接的师承渊源,他们也在努力师法前代文人画家并受同时代画风的影响。“珠山八友”和浅绛的不同之处在于:浅绛是文人画家所绘的瓷器,是于同治、光绪之际,应高层交往和艺术交流的需求,由胡夔、王少维、金品卿、程门等一批文人画家,直接将自己的绘画技艺应用于瓷绘艺术创作,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意境和艺术魅力,在瓷绘艺术水准和高雅品位上趋于极致;而“珠山八友”则是为了满足新兴商业需求,由艺匠利用新的制瓷和彩料工艺,模仿文人画家在瓷器上作画,追求一种明快的赏心悦目的效果,更注重瓷画的商业功能。新粉彩瓷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满足了新的审美需求,把瓷器艺术品从贵人、文人雅士特有的宫阁引入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融合的广阔市场,符合近现代经济社会的主流,因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简单地断定两种画法的高低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说两种画法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自己的高峰。有人以新粉彩取代浅绛彩而得出浅绛不如新粉彩的结论,这是一种过于机械的思维模式。这正如汉赋取代楚辞、宋词取代唐诗、楷书取代篆隶、小说取代唱本、电影取代戏剧、西装革履和裙子衣裤取代大褂礼帽和旗袍一样。时代在变,所需要的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如果历史地去看,我们不能得出后者必然高于前者的结论,只能说后者在某方面更切合了当时的需要而已。

如果说浅绛更是一种文人雅玩的东西,那么新粉彩则在观赏性、商业性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新粉彩瓷画师大多出身艺匠,作品以工见长,浓艳俏丽,比浅绛彩更符合新兴市民的欣赏习惯。好比现在的美国大片比《红楼梦》有更多的观众,并非因为它的艺术水准更高,而是它更加适应了当前人们的欣赏口味。如果说浅绛是一壶醇香的清茶,那么新粉彩就是一杯浓烈的咖啡。新粉彩用强烈的对比、精细的刻画、艳丽的色彩,取代了浅绛的柔和、随意和淡雅。比如山水,在新粉彩中我们看到更加精心设计的宏大构图,粗重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我们已经难以感受到流动在浅绛中的那种笔墨的韵律。比如花鸟,新粉彩鲜艳的色彩和写实的笔触,用精美细致代替了浅绛孤高超逸。比如人物,新粉彩的人物有了更加准确的体积的刻画,而浅绛彩则偏重于以线造形、以形传神,浅绛彩对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的表达,是新粉彩所难以企及的。可以说,浅绛彩与新粉彩,一个重写意,一个重写实,都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我们无意将两者确定一个明确的高下。因为作为不同的瓷画种类,这种简单的排队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只能说,浅绛更具有内在的艺术韵味,经得起长期的反复的阅读和回味;而新粉彩有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具有观赏性,工艺更加精美。两者不但不可相互替代,而且都达到了各自应有的最高境界,必将永远并峙于中国瓷绘艺术之林,成为中国瓷绘艺术长河中令人仰望的旖旎风景。(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珠山瓷画彩瓷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开富贵 瓷画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王清丽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