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

2015-06-05 01:37彭爱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欣赏课多媒体技术美术

彭爱平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时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教育正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开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

● 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多媒体技术已走进课堂,生动的演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展示往往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的形式美,感受、体验形式因素透溢出来的情感美,理解作品的内容美,在审美享受中自然而然地使思想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素质。这就需要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分析感受作品的内涵,要从作品的直观感受、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情感倾向以及学生的交流互动上进行教学研讨。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上述教学研讨活动提供了载体,因此,开展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基本表现

1.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

美术欣赏课主要是对某一特定作品(单幅或多幅)进行欣赏,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纸质挂图或投影仪放大图像进行示范教学,这种手段形式单一,不能对图像进行放大或剪切处理,造成对讲解的细节重点不能有效突出;不能创设较好的意境氛围,在渲染作品的内涵上有欠缺。如果我们把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上述存在的不足,则可以较好地化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需要处理的图像进行技术处理,并进行综合效果设计,达到教学需要的效果,如在讲授湘版教材高中美术欣赏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三幅自画像(在同一画面中出现),让学生欣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照分析。而在讲授达·芬奇的经典名作《蒙娜丽莎》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作品进行展示,并根据需要对其脸部、服装、手和背景等细节进行放大,有针对性地欣赏讲解。教师还可以尝试把大量的资料或讲解视频提前上传到班级网站,让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则是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

2.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研讨的重要平台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可以经常地发现,无论是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技巧的传授,都较多地保留了那种师徒式的师生关系模式,这种模式突出教师唯我独尊的地位,学生自然臣服于教师的权威,机械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学生的任务是被动地做,就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也是教师分析表述清楚的,学生个体很少有机会感受和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可采取的有以下措施。

◇课前,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对所要学的内容进行资料搜集,为了更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可将每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如分别查找所学内容的作品简介、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所属派别的特点、同时代或同派别其他作者作品等,并进行集体研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内容丰富、可选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学生方便地获得大量信息,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设立网络讨论平台,进行自由讨论。传统课堂教学讨论只是通过小组讨论个别发言等方式进行,其中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讨论,大多数人只是听众,而网络讨论平台,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究性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喂食”,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参与者,在网络讨论平台上,进行自由互动讨论,特别是平时言语较少的学生也能主动与教师一起探索学习内容,在平台上发表意见,共同推动教学进程。例如,在讲授欣赏课《中国建筑》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自己的村或乡镇,用手机或相机拍摄1~2幅有本乡镇特色的建筑或具有特色的建筑遗迹,并利用学校电脑或手机上传到美术研讨学习QQ群,进行学习交流评论,这种QQ群学习平台的建立,使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得到大大拓展,既方便又快捷、灵活。因此,教师必须本着尊重理解和学习的态度,突破固定的教育模式,打破不断被知识和经验规律性所束缚的思维模式,营造出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发现,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时,学生才能形成独立思考、不畏权威、大胆创新的创造品质。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不但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模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作品、团结协作的能力,使教学从形式、内容及效果上都得到提高,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欣赏课多媒体技术美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术篇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