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云天洒忠诚

2015-06-06 20:37
关键词:沈飞罗阳航空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一举震惊了世界;2012年11月23日,中国首架舰载机歼-15惊艳亮相,再次震惊了世界!掠过万里长空直抵辽宁舰的歼-15舰载机,在一落一起之间,划过一道巨大的V字型——那是胜利者挥动的骄傲手势,那是中国梦迸射的完美弧线!就在梦想绚烂绽放的那一刻,一颗怦然跳动的追梦之心却戛然而止,海天间留下的是他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恋,是他短暂而壮丽的无悔人生!

浩瀚的东海碧波万顷,威武的辽宁舰破浪而行。高耸的舰岛上,一位身材高大、目光如炬的中年人,时而凭栏远眺,时而埋头记录,歼-15舰载机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在他的眼中定格放大,每一次精彩表现都在他的内心掀起波澜。他,就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

1978年,17岁的罗阳满怀梦想与憧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系高空设备专业。在大学四年时间里,罗阳和同学们一道刻苦钻研,认真求学。他在日记中的一段话豪气冲天:“当我们仰望苍穹,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我们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飞机!”

毕业之际,罗阳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沈阳,不仅是因为对这片热土寄托着浓浓的眷恋,更因为这里有实现人生理想的广阔舞台。

1982年,罗阳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设计员。在老一代航空人的帮助培养下,罗阳很快担起了重任。在歼8Ⅱ研制团队中,罗阳一头钻进地下室,一干就是几个月。设计出图后到沈飞跟产,他和同事们在没有汽车、甚至连自行车也凑不齐的情况下,每天跑步十几里赶到沈飞。那满腔的热血和燃烧的激情,化作了一行深深的足迹,从梦想开始的地方不断延伸,坚定而执着。

同期 罗阳(原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601所5位院士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态度和世界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这代人。老一代航空人有着强烈的航空报国情怀,就是希望自己设计生产的飞机能够早日装备我们的部队。这种理想一直影响着我们。

然而,正当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候,外部环境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航空工业经历了十年的“低谷期”——军方定单骤然减少,科研经费大幅下调。同时,市场经济的“经商热”“下海热”扑面而来,许多年轻人经不住诱惑纷纷跳槽。短短几年时间里,当初与罗阳一起进入研究所的同学便已流失大半,留下来的人也往往犹豫徘徊,心有旁骛。

毫厘之差,失之千里。在生活与事业的岔路口,不同的选择铸就了不同的人生。因为内心充盈着对事业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对祖国的赤诚,所以罗阳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奉献,也选择了清贫与寂寞。

2002年,罗阳带着组织的信任与希望来到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踏入厂区大门的那一刻起,职业生涯前半程用来设计飞机的罗阳,就注定要用后半程来制造飞机了。

2007年,罗阳升任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执掌沈飞“帅印”的五年,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国防武器装备亟需全面升级换代的五年,是沈飞公司迎来大发展、快发展重大机遇期的五年,也是罗阳攀上职业生涯最高峰、生命之花姹紫嫣红的五年!

极富战略远见的罗阳挑起万钧重担,带领着沈飞人与时间赛跑,与时代博弈。他常说:“缩小和发达国家航空技术的差距,没别的办法,就是奋力追!”

为了“奋力追”,罗阳提出统筹兼顾军机与民机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航空与非航产业发展、统筹兼顾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等“十个统筹”的战略思路,形成了以军机为公司立业之本,以民机产业、通航产业、非航产业为主业发展之翼的宏大布局,具备了研发一代、交付一代、储备一代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从单一国内市场向国际军贸市场的飞速拓展,创造了企业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100亿的非凡业绩!

同期 罗阳(原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对于我们航空人来说,我们最大的追求也可以说是理想,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使我们国家先进的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们的国防工业能够更加强大起来,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看到我们国家航空工业一天天发展、一年年壮大,感到自己能够有幸参与其中很骄傲、很自豪。

他热爱体育、喜欢锻炼,是位勇冠赛场的排球健将。但为了心中那挥之不去的航空报国梦,他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完全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原本强健的体魄渐渐不支。

同期 蒲永伟(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复材中心副主任):罗总总是要求我们注意身体,他安排员工每年体检一次,重要岗位每年两次。他经常用“1”和“0”给我们做比喻,说“1”好比健康的身体,后面的“0”可以是名誉、地位、金钱等等,只有“1”存在,后面的“0”才有意义。但罗总却总是顾不上他自己的那个“1”,拼着命地工作。有时候我在想,对罗总来说,“1”的后面不仅有几个“0”,“1”的前面还有一个无穷号,代表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他善良、谦和、豁达,以仁爱之心治厂、以仁爱之心待人,但在打造舰载机“精品工程”的使命与责任面前,他却变得异常严厉、苛刻,甚至无情。一次,加工舰载机某部件的工装架焊点开裂,倾倒后险些砸到机身。排除险情后,他要求对工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这个检查不仅是针对出问题的车间,而是沈飞整个军机生产车间全部停工,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一万多项工装全部检查一遍。面对日益紧张的工期,面对一片哗然的非议,罗阳斩钉截铁地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同期 李辉(中航工业沈飞公司检验技术科科长):罗总常给我们讲:我们是做事,不是作秀。有一次,一个机型在预定的下线仪式前三天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有人说,反正下线也不是真的去飞,等搞完仪式再拉回厂里调校一下就行了。罗总坚决不同意,还批评了这个人。他专门向军代表说明情况,建议延迟下线,如果追究责任,自己全部承担。还有一次,飞机出现漏油现象,检查后发现是因为胶圈沿用老的生产标准,未达到新的工艺要求。按新的标准重新调整后,事情还不算完,罗总还要求把剩余的几万个胶圈全部剪掉,给大家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质量课。

国之重器,自当以命铸之。当歼-15 舰载机稳稳降落在航母的一刹那,一颗紧紧绷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这是罗阳在辽宁舰上八天七夜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妻子通电话。在辽宁舰满载荣誉乘胜归来之际,罗阳因积劳成疾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以身殉职,终年51岁。

才见虹霓君已逝,英雄谢幕海天间。神州悲恸,举国震惊!

薄雾笼罩下的中国航母辽宁舰汽笛鸣响,舰上官兵整齐列队,以军人最高的礼节为他送行。11月25日,在外奔波17天的罗阳回家了。汽车载着安卧的罗阳缓缓开进沈飞大院,他要再看一眼办公室那彻夜不熄的灯光,再看一眼车间里那日夜轰鸣的机器,再看一眼办公区那芳草萋萋的小路,再看一眼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试飞机场的跑道上,上千辆沈飞职工的私家车一字排开,车灯闪烁,辉映星空,汽笛长鸣,响彻大地。罗阳,你看到了吗?罗阳,你听到了吗?

轰然倒下的是伟岸身躯,屹立不倒的是民族之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批示: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面朝碧水云天,鞠躬尽瘁;背靠青山沃土,死而后已。“罗阳精神”必将激励成千上万甘于奉献、默默发光的人们齐心挺起国防事业的不屈脊梁,合力铸就民族精神的不倒丰碑。这种精神会像火种一样薪火传递,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沿着伟大的复兴之路去书写璀璨的青春辉煌,以无比的信念和勇气去实现萦绕中国百年的美丽梦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沈飞罗阳航空
“骑士春晚”:给700 万骑手 办春晚
带700万骑手办春晚:有一种野心叫灵魂有火
变 脸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一家四代都是航空人工龄累计已达700年
中航沈飞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罗阳:复古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收获了一份精神——报告文学《国家的儿子》创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