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丫头”王晓文

2015-06-06 20:43鞠鑫
关键词:村支书乡亲们站点

鞠鑫

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眼里,也许城市的高楼、明亮的写字间才是心中的理想职场。但是对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南辛置村的大学生村官王晓文来说,扎根农村一样能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她在远程教育的广阔天地里,用科技服务农民,收获的是另一种成就和快乐。

到南辛置村后,王晓文被指派担任村里的远教站点管理员。本以为这摆弄电脑上网的工作干起来不难,可现实却给她浇了一盆冷水。任她磨破了嘴皮子动员,也没人来站点参与学习。这么下去站点不成摆设了吗?王晓文苦苦思索着开展工作的良策。别说,主意还真被她想出来了——既然强攻不行,那就来个曲线救国。她找到村支书商量,打算建一个“周末课堂”,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村里的孩子到站点来补习功课,同时播放一些电影和科教类节目。村支书一琢磨,这站点能利用起来最好,便同意了她的想法。在王晓文办的“周末课堂”里,孩子们学知识、长见识,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就这样,很快村里人就都知道王晓文办的这个课堂棒着呢,有些村民还主动找到她商量说:“晓文,也帮忙辅导辅导我的孩子吧。”现在每到周末,不光孩子们准时来站点参加活动,一起来听课的家长也不少,大家伙儿都说:“晓文放的这些片子真不错,咱们也跟着长长见识。”

远教工作在村里打开局面后,王晓文又琢磨起帮助村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她从远教平台上浩如烟海的致富信息中,选出了适合本村村情的蔬菜大棚项目。随后,她先到市农业局了解建蔬菜大棚的相关政策,接着请专家到村里评估土地肥力、咨询种菜技术,还跑到蔬菜批发市场上了解行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晓文白天出“外勤”、晚上查资料,精心设计出一个发展蔬菜大棚的方案。方案虽然拿出来了,可是村民们却满腹疑问:“你一个城里长大的女娃,从来没种过地,怎么就敢说这个蔬菜大棚能搞成?”面对质疑,王晓文底气十足:“有远程教育给咱们支招,这大棚肯定能赚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半天也没个结论。最后还是村支书站出来圆了场:“我先搞一个大棚试试,让晓文摸摸路子,干成了大伙再建。”

有村支书的支持,王晓文卯足了干劲。她一有时间就钻进大棚里,研究大棚温湿度调节、蔬菜育种育苗、蔬菜防虫防病等等从远教平台上学到的技术,恨不得一个人当几个人使。有一天,村支书急匆匆地给王晓文打电话,说大棚里的蔬菜苗突然蔫了。王晓文到大棚里查看了一圈,就上网找原因,可找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咋回事。正是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这病可不能耽搁,她赶紧联系市里的专家,请专家给出主意。在专家的指导下,王晓文对症下药,终于治好了蔬菜的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大棚蔬菜成功上市,并在市场上一炮而红。

“晓文那丫头真把大棚搞成了!”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找王晓文取经,都想让她帮着建大棚。王晓文趁热打铁,结合远教平台上的课件和自身的实践经验,给村民们上起了课。随着村里的大棚越建越多,蔬菜销路不畅的问题日益显现。“要想让村里的蔬菜大棚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得建立自己的品牌。”对村民进行培训时,王晓文谈起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赢得了种植户们的普遍支持后,南辛置蔬菜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通过整合远教平台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王晓文尝试搞起了农超对接。她利用休息时间去联系各大超市,直接把种出来的蔬菜送进市民的菜篮子。如今,村里的蔬菜大棚产业逐步走向了正轨,王晓文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人人挑大拇指夸她:“那丫头有眼光、有魄力!”

经历了两年在农村基层一线的锻炼,王晓文不仅收获了乡亲们的信任,更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她说:“下一步,要继续发挥远教作用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富裕!”这,就是“倔丫头”王晓文的梦想和坚持。

(作者系山东省胶州市委组织部干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支书乡亲们站点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村支书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