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2015-06-08 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回顾性流行病学病原菌

管 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集团)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菏泽 274400)

微生物检验是指收集感染类患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在感染性疾病的准确诊断上,具有临床病理性诊断的价值;同时能够对致病微生物进行性状分析及药敏试验,提供靶向性强的治疗[1];而微生物检验是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快速及准确地检验出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并且可以动态监测致病微生物的流行病学意义,及时了解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质及在体内的病灶分配情况,可以避免大范围的病发及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发生[2]。而随着临床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进一步恶化,患者的耐药性进一点加强,使得临床上需要使用治疗强度更强的抗菌药物,这不利于优化治疗质量[3];这是由于感染类疾病的临床检验诊率低,误诊率高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差[4]。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监控医源性感染病情;同时,也需要强化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在临床的实用性,为完善临床治疗水平提高理论依据[5];而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感染性疾病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报道如下。

表1 A组与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感染程度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微生物检验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的感染类疾病患者的检验标本,总共5000份,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标本有2500份,作为A组;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标本有2500分,作为B组;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A组与B组的血液标本、呼吸道分泌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穿刺液标本均为2500份;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临床检验;具体内容如下:①临床医师应提供预测性的诊断,正确填写微生物检验申请,并根据患者的感染病情,做好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及正确输送,每种标本的采集过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标本的检验可靠性;②利用培养基对标本微生物进行培养,保证培养基高度灭菌、温度、酸度、湿度及充盈度适宜,动态监测环境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③所有标本均经过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标品微生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先对标品进行革兰染色,判断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同时,根据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生物形态,判断病原菌的类型;④回顾性分析比较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标本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1.3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对比发现,A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19.70%、B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26.71%,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液、尿液、粪便、穿刺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别为8.01、32.12、20.35、15.87、22.17,B组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液、尿液、粪便、穿刺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别为15.35、46.79、22.46、15.38、33.58,血液、呼吸道分泌液及穿刺液标本的两个时间段检验阳性率显著差异(P<0.05),而尿液及粪便标本的两个时间段检验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 论

随着感染类疾病治疗的细分,临床诊断及治疗上需要以致病微生物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为依据[4];同时,也需要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5],了解致病微生物的流行病学,及时给予干预,防止传染病情进一步恶化[6]。本研究中,收集不同时期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A组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9.70%,而B组为26.71%;这表明,感染类疾病的病发率具有上升的趋势;同时,随着致病微生物的抗药性及抗菌药物滥用,使致病菌株具有变异及毒力增强的趋势,但减缓这种趋势,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检验率,避免医师根据流行病学的经验性诊断的不稳定性,提高感染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性,提高感染类患者致病菌的检出率及进行药敏试验,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7];因为临床感染病原菌具有多种性及变异性,且各种病原菌的亚型众多、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这给临床准确检验带来复杂性及不稳定因素[8];对此,对感染类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确定患者机体是否感染上致病性微生物,有利于在感染初期给予有针对性地治疗干预,有效避免毒血症或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发生,尽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9]。血液、呼吸道分泌液及穿刺液标本的两个时间段检验阳性率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对感染类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液及穿刺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检验结果更具有特异性,可以进一步了解致病微生物感染致病的流行病学的准确性,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灶、感染病情程度,为临床全科医学的经验性诊断提供广泛依据及用药指导,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性,合理使用治疗药物,避免因抗菌药物的滥用而造成感染患者致病菌的抗药性及机体的耐药性[10]。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监测病原菌的流行现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王大靖.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中国伤残医学,2014,(7):132-133.

[2] 陈辉兰.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31-132.

[3] 杨柳,郭清莲,申及,等.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73-1574.

[4] 姜良飞.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146-146.

[5] 许晓红.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102-102.

[6] 景晓敏.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89-90.

[7] 秦志洪.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3):48-48.

[8] 连金泉.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医学信息,2014,(21):336-337.

[9] 杨安芳.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893-1893,1895.

[10] 王希.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6):25-26.

猜你喜欢
回顾性流行病学病原菌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