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2015-06-08 11:18王保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帕米维拉

王保营

(河南能化集团义马煤业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300)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高发病、常见病,是泌尿外科发病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膀胱癌病理类型多为尿路上皮癌,癌症紧张缓慢,患者多伴随有典型的血尿症状,大部分患者拥有手术的机会。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主的手术方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已被广泛应用。但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膀胱癌的复发,约有45%的膀胱癌术后患者会发生复发[2],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手段是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我院泌尿外科采用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探讨此方案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现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均在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癌。9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4~76岁,平均(65.3±4.7)岁;血尿病程1周~2年,平均(3.2±1.4)个月;TNM分期:Tis期16例,T1期49例,T2期25例;根据术后预防方案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病程、症状、TNM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医师介绍预防方式后自愿选择预防方案,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知情并支持此次统计。

表1 两组患者膀胱癌累计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比统计

1.2 方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在术后病理结果出来(一般5~7 d)后,第一时间采用膀胱癌预防复发方案。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灌注方案,留置尿管排空膀胱(第一次一般都未撤术后尿管),将50 mg吡柔比星加入4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经尿管注入膀胱,夹闭尿管,嘱患者每5 min更换一次体位,保证药液能够充分接触膀胱各壁。30 min后打开尿管夹,引出药液,拔除尿管,并嘱患者饮水排尿。前2个月每周1次,后8个月每月1次,共16次。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的灌注方案,每次50 mg吡柔比星+10 mg维拉帕米溶于40 mL;5%葡萄糖溶液行膀胱灌注,灌注方式及治疗周期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90例患者术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膀胱镜,术后随访至少5年,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累计复发率,并统计膀胱灌注过程中出现的血尿、膀胱刺激征、化学性膀胱炎等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采集到数据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术后5年累及复发率44.4%,观察组术后5年累及复发率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观察组6例,无差异。见表1。

3 讨 论

膀胱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现阶段研究表明膀胱癌的发生与吸烟、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3]。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瘤细胞种植、原发肿瘤切除不完全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有抗药性及耐药性有关。

膀胱癌的治疗,现代医学认为,膀胱癌患者的治疗目标包括病灶祛除、防止复发、减缓复发后进展三个环节[4]。手术切除只是膀胱癌治疗的第一步,若不能有效的防止复发,手术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方式以求降低患者膀胱癌的复发率[5]。吡柔比星是新一代半合成葸环类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证明[6],吡柔比星抗肿瘤活性可达阿霉素的1.9倍。除此之外,吡柔比星的分子较大,较难穿过膀胱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了严重不良反应的产生。维拉帕米能够与mdr1基因编码的P2糖蛋白(P2GP)竞争性的结合[7],P2GP被认为是尿路上皮癌细胞表现耐药性的重要结构,维拉帕米通过竞争性与P2GP结合,从而抑制化疗药物与P2GP结合,发挥对 P2GP的致盲作用[8],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从统计的结果分析,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预防方案预防复发率较单用吡柔比星更低,疗效值得肯定。

综合所述,采用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复发率,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邓汪东,卢善明,杨峰涛,等.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256-2257.

[2] 汪清,辛殿祺,丁义,等.茶多酚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加化疗药物吡柔比星的抗肿瘤协同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12-14.

[3] 平玉杰,赵丽辉,霍伟英,等.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3,22(7):12-14.

[4] 杨清浩,范立新,杨唐俊.人膀胱癌多药抗药性建立及逆转的实验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1996,6(3):41-42.

[5] 赵勇,康红梅,卢丽英.三种膀胱灌洗法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62.

[6] 晏旭东.保留膀胱术式治疗膀胱癌5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0):97.

[7] 孙海容.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4):77.

[8] 毕守惠,王玉军,王泽佳.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4):1119.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帕米维拉
维拉帕米治疗丛集性头痛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灌注方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比较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母与女
维拉帕米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
尼卡地平联合维拉帕米对瘢痕组织的抑制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