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造影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2015-06-08 11:18程忠伟袁志翔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低剂量良性螺旋

程忠伟 袁志翔

(1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2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沙湾 832100)

肺结节是临床上的主要肺部疾病,其中孤立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周边的、单发、类圆形结节,无肉眼可以分辨的钙化卫星灶[1]。孤立肺结节早期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其病程迅速、恶性程度强、预后差。目前对孤立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仍有很多困难,在临床外科切除的孤立肺结节中,30%左右为良性的,所以正确评价孤立肺结节的良恶性,有助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2]。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孤立肺结节的早期诊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CT造影灌注成像具有简便、无创、时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而显得更具优势[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CT造影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孤立肺结节患者60例,纳入标准:病理诊断为孤立肺结节;既往无碘对比剂过敏史及其他禁忌证;无严重心肺及肝肾功能障碍,可配合屏气完成检查;检查前均未进行过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和全身化学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年龄20~80岁;知情同意。其中恶性患者20例(恶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包括鳞癌7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1例;平均年龄(59.61±2.82)岁。良性患者40例(良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包括炎性假瘤22例,结核瘤16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平均年龄(59.56±2.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CT造影使用Philips16排螺旋CT机,所有患者检查前在正常平静状态下吸气末屏气训练,使单次屏气时间达到25s以上,达到每次屏气前吸气深度的一致性。在扫描中,以0.625 mm层厚对病变区进行CT平扫,确定结节性质后,选用灌注扫描模式,将扫描线置于预先确定的经过结节中心的最大层面,扫描相关参数:120 kV,180~220 mA,FOV:25 cm,图像矩阵512×512。在造影增强中,18G静脉留置针经肘前静脉穿刺,选择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入50 mL碘海醇(300 mgl/mL),流速5 mL/s,延时5 s启动扫描程序,记录与计算相关血流参数。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造影结束后通过计算自动生成灌注参数图,计算与记录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每个指标取三次值,计算得到平均值,同时在常规扫描中,计算两组的增强峰值、结节直径与达峰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t或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造影灌注参数比较:经过记录与计算,恶性组的BF、BV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常规扫描参数比较:经过观察,两组结节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增强峰值与达峰时间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孤立性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类圆形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放射学征象,是多种良、恶性病变的共同表现,为此需要合理进行诊断与鉴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病变中80%为炎性肉牙肿,10%为错构瘤[4-5]。而恶性结节多为早期肺癌,而中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比较低,为此早期诊断与鉴别能使得恶性结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切除,而良性结节则可免于不必要的手术。CT是当今检查孤立性肺结节最敏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及消除重叠结构的断层作用,常规CT平扫检查可以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大小、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及等,仍有30%左右的恶性结节被误诊为良性结节[6]。灌注成像是指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直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血液动力学状态的过程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中CT灌注成像技术可定量性地反映局部组织的灌注状态,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恶性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疾病,肺癌的血管生成与其生长、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肺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良性病灶如炎性假瘤、活动性炎性结节等既有肺动脉供血又有支气管动脉供血[7]。并且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可引起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为此新生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状况与组织血容积、血流量透性密切相关[8]。本文研究中BV值是血液在肿瘤内部脉管系统内的容量,代表有功能的毛细血管量的多少。恶性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受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而明显增加,所以血容量比良性肿瘤明显增多,可能是恶性结节BV值升高的原因。

表1 两组造影灌注参数比较

表2 两组常规扫描参数比较

综上所述,CT造影灌注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为在活体评价肺肿瘤的血管生成状况提供了新的临床应用途径。

[1] Edey AJ,Hansell M.Incidentally detected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on CT[J].Clin Radiol,2009,64(9):110-112.

[2] 杨忠刚,余建群,李真林.低剂量螺旋CT普查早期周围性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7(3):276-278.

[3] 王志平,周海,徐冰.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67-68.

[4] Nakanishi M,Umeda Y,Demura Y,et al.Effective use of multi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four clinical specified cases[J].Lung Cancer,2007,55(2):241-247.

[5] Lin PL,Huang PW,Lee CH,et al.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for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in CT image by fractal analysis based on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model[J].Pattern Recognition,2013,46(12):3279-3287..

[6] 李升,邵国良.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78-79.

[7] 孙惠玉,李相国,千虎胜.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7):70-71.

[8] 刘贵喜,熊刘珊,陈丽琨,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尘肺病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1):102-104.

猜你喜欢
低剂量良性螺旋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