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2015-06-09 14:19邵玉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基转移酶胆红素准确性

邵玉杰

(陕西省西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乡 723500)

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邵玉杰

(陕西省西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乡 723500)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儿科病例的血液标本分为溶血标本、非溶血标本,并设为a组、b组,均行肝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白蛋白ALB、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酞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结果:a组中GGT、DBIL、ALP、TBIL的浓度较b低,ALT、ALB、AST、TP浓度较b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影响了肝功能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减少干扰干扰因素,临床上应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溶血情况的发生。

溶血标本;肝功能检测;准确性

溶血是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肿胀、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过程。溶血是血样检测中难以避免的,但溶血标本检测结果有一定干扰,例如在实际检测中,红细胞破损后释放出的成分会使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依据[1]。肝功能检验是临床常见检验项目,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检验中应注意克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本次旨在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先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4月在本院儿科病例的静脉血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00分血液样本。所有体检者均为体检健康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

1.2 研究方法

在体检者空腹状态抽取其静脉血4ml,所有静脉血均未见溶血或浑浊,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注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分别标记为标本1、标本2。标本1进行溶血处理,然后采用离心机分离血清,标本2行常规血清分离。标本1分离出的血清为溶血标本,设为a组,标本2分离出的血清为非溶血标本,设为b组。采用奥林巴斯640生化分析仪对标本进行肝功能生化检验,检查指标包括白蛋白ALB、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酞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2]。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中GGT、DBIL、ALP、TBIL的浓度较b低,ALT、ALB、AST、TP浓度较b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检验指标 a组 b组P白蛋白ALB 52.67±6.56 43.96±7.43总蛋白TP 81.21±9.37 72.54±9.05直接胆红素DBIL 3.27±1.04 4.68±0.94血清总胆红素TBIL 8.84±1.12 13.18±1.0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31.21±2.32 24.08±4.3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0.18±2.79 20.97±4.33 γ-谷氨酞转移酶GGT 19.24±4.36 23.99±4.56碱性磷酸酶ALP 82.87±10.02 97.35±8.67 P<0.05

3.讨论

溶血包括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前者会引起血浆中的乳酸脱氢酶和血红蛋白以及血钾浓度的上升,而后者则会导致血浆中的乳酸脱氢酶和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但不影响血钾浓度[3]。两种溶血形式可通过检测珠蛋白、间接胆红素、网织红细胞的水平来鉴别。血液检验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有一定干扰作用,表现在血浆分析物和血细胞浓度增大上,临床上应注意规避导致溶血发生的因素。临床上导致溶血的因素有机械损伤、化学因素、药物毒性反应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集血液标本时,针尖多次穿刺血管,导致血肿;针头、注射器连接不当,致使空气混入血液中;标本保存不当或保存标本的试管质量不过关等。一旦标本发生溶血状况,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原则上应重新取样,重新检验,但如果标本的溶血情况不严重,适当校验后,检验结果也可作为参考[4]。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溶血样本的检验结果中GGT、DBIL、ALP、TBIL等指标的浓度较非溶血标本低,而ALT、ALB、AST、TP等指标的浓度则较非溶血标本高,溶血标本极大影响了肝功能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减少干扰干扰因素,临床上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溶血情况的发生:规范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标本采集人员采集到所需血液标本后,应让血液沿着试管壁缓慢流向试管底部,以防止混入空气,产生泡沫;在行血清分离前,注意轻晃试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分离时注意控制分离速度;保存标本所用的试管需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治疗合格的产品等[5]。

[1] 蒋晓仪.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09.

[2] 梁逸敏,钟继兴.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25):216.

[3] 张依军.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48.

[4] 沈海燕.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769.

[5] 李健.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35):54-56.

R322.4+7

B

1009-6019(2015)07-0059-02

猜你喜欢
基转移酶胆红素准确性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法尼基化修饰与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