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安全性

2015-06-09 14:19胡小燕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斯汀组胺荨麻疹

胡小燕

(湖南省永州市皮肤病医院 湖南 永州 425000)

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安全性

胡小燕

(湖南省永州市皮肤病医院 湖南 永州 425000)

目的:探讨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治疗的20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没有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荨麻疹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急性荨麻疹 ;盐酸依匹斯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我国临床研究治疗中,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中有盐酸依匹斯汀,盐酸依匹斯汀可以有选择性的阻断组胺H1受体,拥有抗过敏炎性介质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盐酸依匹斯汀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治疗的20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治疗的20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43例,男性患者57例,年龄为14岁-63岁,平均年龄为36.3±8.5岁。病程为7天-14天,平均病程为9.3±3.15天,观察组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55例,年龄为13岁-62岁,平均年龄为35.3±7.4岁。病程为6天-14天,平均病程为9.6± 4.12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性别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一周内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排除严重心脏、肝脏、肾脏、代谢功能疾病患者。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排除一个月内使用过皮质类固醇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

对照组患者口服10mg的氯雷他定。观察组患者口服10mg的盐酸依匹斯汀胶囊,两组患者都是每天口服一次,治疗时间为3天。

1.4 评价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判定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90%,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60%,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判定为无效。

1.5 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治疗前的总积分-治疗后的总积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风团大小评分+风团数量评分+瘙痒程度评分=总积分[1]。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20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的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没有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3.讨论

盐酸依匹斯汀是一种特异性选择的组胺 H1受体拮抗药,不仅作用时间长,而且作用效果也比较强,临床治疗季节性或者是常年性的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痒、荨麻疹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盐酸依匹斯汀具有抗炎作用,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还对组胺 H1受体也具有药理作用,盐酸依匹斯汀是阿扎他汀的衍生物,是长效哌啶类抗组胺药。

将盐酸依匹斯汀利用口服吸收较快,1.5个小时就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最高峰值,临床生物的利用度可以达到65%,药物消除的半衰期为13个小时,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达到98%以上,并且,盐酸依匹斯汀和组织中的组胺H1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是西替利嗪的10倍,是氯雷他定的21倍[2]。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没有差异,P>0.05。表明,盐酸依匹斯汀和氯雷他定都可以明显的控制住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但是盐酸依匹斯汀的治愈显效率显著优于氯雷他定,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为82.0%。盐酸依匹斯汀对于治疗患者风团大小和数目、瘙痒都有显著改善,不仅作用时间长,而且作用效果也比较强,,多数患者使用盐酸依匹斯汀治疗1天后,临床症状便开始缓解。

盐酸依匹斯汀因为没有中枢抗胆碱药理作用和镇静药理作用,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干、嗜睡、消化不良、头痛、身体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是停药后,患者所有的不良症状都会消失。由此可见,盐酸依匹斯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荨麻疹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1] 张爱萍 .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29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3):80-82.

[2] Fraunfelder Fw Epinastine hydrochIoride for atopic disease[J].Drugs Today(Barc),2011,40(8):677-683.

R758.24

B

1009-6019(2015)07-0132-02

猜你喜欢
斯汀组胺荨麻疹
抑制发酵食品组胺含量的研究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