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

2015-06-09 14:19李磊常志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咪啶咪达唑仑美托

李磊 常志刚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安徽 宿州 234000)

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

李磊 常志刚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安徽 宿州 234000)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全麻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A组(右美托咪啶组)和B组(咪达唑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插管时间与B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出现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B组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B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啶;咪达唑仑;清醒气管插管;效果

清醒气管插管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的血液或痰液,防治患者二氧化碳积蓄和缺氧而进行的人工或机械通气。研究发现,在行清醒器官插管时,合理的给予镇痛、镇静药物有助于患者对言语指令做出正确反应,也有助于维持患者自主呼吸[1]。但传统镇静药物小剂量应用时效果不佳,大剂量应用时会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均适合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择期行清醒鼻插管全麻患者72例,年龄范围为18-68岁,按照美国麻醉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麻醉前分级为1或2级,预计手术时间>1小时,所有患者无低血压、低氧血症、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①行清醒器官插管前要重点做好解释工作,告诉病人需要配合的具体事项及重要性,以得到患者的充分配合。

②嘱咐患者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给予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

③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面罩给氧,氧流量维持在5L/min。

④A组在10分钟内静脉输注剂量为0.6ug/kg右美托咪啶,B组静脉输注剂量为0.1ug/kg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

⑤给药结束后2分钟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若评分<4分时,A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1ug/kg,B组静脉输注10ug/kg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至Ramsay镇静评分≥4分。

⑥给予药物进行表面麻醉,即1%麻黄碱滴鼻,2%的利多卡因用于声门及咽喉部。

⑦插管操作:经鼻插入人器官导管至口腔,再经喉镜暴露声门,镜下用舌钳置入气管导管,给予阿曲库铵0.12mg/kg、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将气管导管固定后完成鼻插管。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插管时间(即置入喉镜至成功置入气管导管的时间)及插管过程知晓情况。

②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及经鼻插管即刻(T2)等各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③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表现为恶心、躁动、呛咳、心动过速(HR≥100次/分钟)、心动过缓(HR≤60次/分钟)、低血压(SP≤90mmHg)、高血压(SP≥140mmHg)、呼吸抑制(<12次/分钟和(或)SPO2≤9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中若P<0.05为差异显著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各时点MAP和HR对比

两组对比显示,A组T0时MAP和HR无显著变化(P>0.05),T1和T2时点的MAP明显降低,HR减慢,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点MAP和HR对比

2.2 两组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均未出现低血压及气管插管知晓。插管时间对比显示:A组为(14.5±2.8),B组为(14.2±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显示:A组恶心、呛咳、躁动、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B组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困难气管插管在严重呼吸系统事故中约占17%,而采取清醒气管插管选用麻醉药物时,理想的状态是既要达到插管条件,又要尽量减少循环和呼吸抑制[3]。本次研究主中两组患者都能配合完成经鼻气管插管,Ramsay镇静评分均达到4分,采用右美托咪啶的患者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两种药物中,咪达唑仑为单一的镇静或镇痛药物,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中度镇痛、抗焦虑、降低机体对气管插管刺激的兴奋性、减轻应激反应等。可见,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都可用于困难气道的清醒气管插管,虽然美托咪啶出现心率过缓的几率高,用药过程中须严密监护,但能很好的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无明显呼吸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1] 彭沛华,陈燕,曾毅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13:2428-2429.

[2] 马凤云,孙华苹,王光荣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分别用于全麻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02:128-129.

[3] 仇琳,张凌,纪均 .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静作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03:208-212.

R322.3+3

B

1009-6019(2015)07-0149-02

猜你喜欢
咪啶咪达唑仑美托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