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研究

2015-06-09 14:19侯志荣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胆囊腹腔镜

侯志荣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五病区 山西 大同 03700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研究

侯志荣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五病区 山西 大同 0370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术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普外科常规护理方式上添加术后延续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治疗费用、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提高术后治疗效果,并且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

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下,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医疗服务需求也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病痛,促进患者的痊愈与康复。术后护理作为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术后护理缺乏对患者系统性的服务,进而导致患者因担忧而尽早出院。针对于此,本文选取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采取两种术后护理模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份-2014年6月份接诊的40例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B超检验,所有患者均无脏器功能衰竭现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1.2±7.9)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包括10例胆囊结石、6例胆囊炎、4例其它胆囊疾病;实验组患者中包括7例胆囊结石、9例胆囊炎,4例其它胆囊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普通外科常规护理方式。[1]

1.2.2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2]操作步骤:(1)护理人员术后与患者进行定期交流,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2)术后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比如在术后常规消毒之外,需利用0.5%碘伏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服用各种可预防的抗生素。患者在麻醉之后如出现疼痛现象,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情绪表现进行观察,如发现不良现状需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从根本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3)积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提高病房的舒适度与清洁度,杜绝各类噪音现象,改善病房内的光照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对患者术后心理所产生的疑惑进行了解,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将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使其能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提高术后恢复效果;(5)加强对患者术后体位的护理,比如,将患者的枕头去掉,将头偏向一侧,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等到患者病情好转之后,体位改为半卧位;(6)加强患者术后锻炼,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度简单运动,提高肠胃蠕动能力,并且要知告知患者下床运动可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促进肠蠕动,促进切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

1.3 评判指标

对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并且根据医院所制定的患者满意评价表,对护理现象进行评分,其中总分为100份,>90分以上为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9-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患者术后满意程度以"满意度"表述,并对其进行x2检验,其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其进行t检验,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3.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护理理念得到发展,传统护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手术治疗之后,术后恢复作为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是当前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难点。其中,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的护理要求以及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4]比较常见的包括健康教育以及术后康复指导,在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中,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理内容得到丰富发展与改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腹腔镜常规手术,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中,患者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根据张吉祥[5]对1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症状分析可以得知,超过3%的患者会在手术之后产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腹腔出血、胆汁漏、下肢静脉血栓为主。另外,雷海福[6]在对18726例腹腔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研究中也表明其并发症产生较多,需进行治疗与预防。因此,加强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几率,提高患者基础能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是护理服务中最为重要的。

本次试验中选取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患者术后并发症作为患者康复的指标因素,是本次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便表明临床中采取术后延续性服务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快速康复的时间。另外,患者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能够将患者对临床护理模式进行认可,进而提升术后护理的价值。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则说明临床中采取术后延续性护理能够被患者所接受。术后连续性护理作为临床中新型护理模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中,以科学、健康、连续作为服务主旨,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除此之外,临床中采用术后连续性护理,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早使患者下床活动,减轻患者住院费用,为患者节省治疗资金,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等现象。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取术后连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生理病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1] 方爱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措施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

[2] 易昌华 .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3] 李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

[4] 冯蕾.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

[5] 田永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

[6] 刘丽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R657.4+1

B

1009-6019(2015)07-0185-02

猜你喜欢
延续性胆囊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